墨西哥馆馆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存城市记忆

  从上海世博园美洲区一片色彩斑斓的风筝林中走入墨西哥馆,多件国宝级文物珍品依次呈现,游客置身其中,仿佛可以触摸到这个拉美文明古国的一个个历史片断。


  墨西哥馆馆长安娜·加西亚2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墨西哥参展上海世博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公众阐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不可分割,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我们要设想城市的未来,首先应尊重历史,如果城市中的历史遗产渐渐消失,就好像失去记忆的人。”她说道。


  墨西哥由土著印地安和欧洲两种文化撞击和融合产生,曾孕育了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众多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文物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


  有着中国血统的加西亚表示,中国和墨西哥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两国文化中有着相通之处,不过因为相距遥远,文化背景不同,墨西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


  “所以,墨西哥馆的展示内容之一就是介绍她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也带来了很多第一次在国外展出的宝贵文物,根据我们的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这些文物和艺术品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加西亚说。


  记者在位于地下的“城市与遗产”展厅看到,代表阿兹特克文明的羽蛇神版画和仙人掌石碑、有千年历史的玛雅神庙外墙、由石灰岩雕刻而成的来自奇琴伊察古城的玛雅石碑,以及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祭坛等是游客不愿错过的“景点”。


  作为拥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最多的拉美国家,墨西哥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教育,让民众从小就形成尊重、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加西亚介绍说,墨西哥很多学校开设了世界遗产保护课程,周末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迹,在墨西哥的许多博物馆里,经常可以看到中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前来参观、上课的情景。


  为了契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墨西哥在“公共空间与居民”展区里安放了40张悬空面具,游客纷纷驻足观赏代表着不同种族、神态各异、极具墨西哥风情的面具,而透过它们观看视频影像,又可以了解、欣赏40座城市的居民生活场景。


  “为世博会工作的日日夜夜对我来说都是最珍贵的回忆,墨西哥馆的良好运转证明我们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世博会刚刚过半时我们就迎来了第两百万名游客,提前超过了最初参观总人数为164万的预期。”加西亚骄傲地说。


  墨西哥展馆及其馆前广场总共占地4000平方米,是唯一一个主体结构位于地下的场馆,设有代表历史、文化和梦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展区,分别对应地下、一层和室外绿地。墨西哥国家馆日是9月16日,这也是墨西哥的国庆日,今年恰逢墨西哥独立200周年和民主革命100周年纪念。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