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15位艺术家作品联展
2010年8月26日由北京德美艺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苏醒——15位艺术家作品联展”在上海世博园区主题馆开幕。艾轩、崔如琢、刘小东、王怀庆、王沂东、夏星、徐冰等中国顶级当代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组成了一场华丽的艺术盛会,这次艺术盛会诠释了中国对国际化美学的重新理解。
“苏醒——15位艺术家作品联展” 邀请了纽约康奈尔大学教授Timothy Murray与康奈尔大学艺术史学博士杨心一及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主任王昱东共同策展,借由“大户人家”的布展理念,彰显了此次展览深刻的学术价值。不但为观者带来了一次属于中国的经典艺术之旅,而且还揭示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已经开始苏醒的现实。参展的艺术家都是中国学院派的领军人物,代表了中国现代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他们大部分受教于中国的两大美院—中央美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两大美院被公认为中国最正统的学院机构,教授的是最为系统的学科知识。除北京以外,学院的艺术影响力也体现在罗中立和何多芩(四川美术学院)、潘公凯(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院)、闫平(山东艺术学院)的艺术作品中。学院的风格和训练提供给了这些艺术家们创作的基本养分和美学风格。
王沂东 冬天里的阳光 180X130cm 2004
这些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帮助了中国人民在21世纪里重新定义自己的民族意识。当人们努力追求物质成功的时候,这批艺术家们却“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用自己特殊的幽默方式天马行空般地追逐着美好的梦想”。(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他们不像电影《摩登时代》里面查理卓别林扮演的角色,也并不是在“中国制造”这个巨大的工业机器中可以随意被置换的零件。他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表达了当东方与西方思潮通过敞开的大门在中华土地上相遇时,这两股思潮的冲击融合产生出一种睿智而强大的力量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枷锁。中国画派再也不是仅有的黑与白,它们充满了鲜明的色彩;中国的人体艺术再也不是让世人诟病的焦点;中国艺术家们也同样能够在中国画和油画里展示出女性胴体聪颖与性感的一面,用他们独到的眼光和丰富的经验。中国艺术家们尝试着以新的方式审视着现代生活,并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当今社会上各种复杂的问题。
潘公凯那抒情水墨囊括了他早期在1950年任教中央美术学院时,课堂上提出的法国印象派那种幽默的颜色与笔锋。而与现实主义者冷军暗黑色创作的神秘女性主题作品所展示的表现力一样,同样充斥着优美大胆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刘小东作品的图像变换所触及的那种充满活力色彩的表现手法,给他展出的小驴一种柔情,同时把画家的新现实主义贡献与亨利布列松早期的电影“驴子巴特萨” 《Au Hasard Balthasar》(1966)里面那只让人怜悯的驴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艾轩那满怀希望的现实主义作品里面具有那种艺术觉醒的想象力,这和他本人从1969年到1973年艰苦的西藏劳动生活体会是分不开的。他的乡村经历是他源源不断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这便有了他享誉全国的法国现实主义让.弗朗索瓦.米勒风格的藏族系列作品。王沂东却采用了中美混合的高度写实主义手法,戏剧般演绎了一个团结在红色民族精神周围的年轻乡村女孩和她那动人心弦的眼神。还有徐冰,现在是中央美院的副院长,他的新英语书法回国后在“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年”展出时一枝独秀。2007年,他的毛笔字新作“毛泽东和郎法罗的诗《蝶恋花•答李淑一》郎法罗《雪花》”同样让人感受到他幽默的求知欲。
艾轩 雪落在梦的边缘 110X110cm 2009
徐冰 毛泽东和郎法罗的诗《蝶恋花•答李淑一》郎法罗《雪花》 68.5X408cm 2007
此次展出的反映中国主流艺术价值和潮流的艺术精品,希望通过2010上海世博会这个平台,为这些艺术作品的展览经历增加不可磨灭和极为珍贵的一笔。因为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的题材大多都是描绘人物,贴近生活。这样不仅传承了世博关于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同时也赋予了世博口号中“更美好生活”新的意义。这次世博会让我们共同去创造一个更加美丽富饶,人们之间可以更加相互容忍与友善的和谐社会。文明程度不仅仅是用GDP来衡量的,更取决于艺术家们可以有多少充裕的时间来精益求精地创作以及有多少人能够悠闲自在地欣赏一幅深奥的抽象主义作品。
王者风范——中国皇家龙袍
中国不仅是瓷器大国,也是丝绸大国,丝绸之路绵延千年。大国崛起时重现光芒,龙跃五彩之云,日月星辰铺盖其上。威猛的九条主龙,精美的12章纹,向天下宣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成就了九五至尊的壮志雄心,这就是精美穿梭而成的丝绣织品——龙袍,托在帝王之名,当帝王被历史席卷而去,它还静静留存于世,变成一条时间隧道,等待想要探索的有心人。
我们有幸成为这样的有心人,沾染了一些皇族贵气。从而促成了这次中国皇家精品龙袍展,展出的10件精品龙袍都是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学术价值的。
这些精品龙袍都是流传有序且耗费了收藏家二十年以上的时间在国内外收集而成的,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都沉淀在其中。它的制作技术、所用材料及织法都极具特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之瑰宝。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数通常象征着高贵。清朝皇帝的龙袍绣有九条金龙,位置分别为前胸和后背分别有一条正金龙,下面前后分别有两条行金龙,肩部左右两侧分别有一条金龙,右面内襟里面还有一条行金龙。每件龙袍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条龙,恰好与九五之数相吻合。清代龙袍还绣有“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一统。
龙袍作为中国古代皇家权位的象征,其织造原料本身就价格不菲,制作工艺更是及其复杂,尤其是龙袍上的缂丝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制作工艺的最高境界,加之当时民间制作和收藏都受到限制,留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中国皇家丝织品在全球主要集中收藏在国外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等,这次能够在世博呈现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近距离感触中国皇家文化的“王者风范”,实属非常难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