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手段出众美貌 沙俄"武则天"叶卡捷琳娜传奇

 

叶卡捷琳娜二世

 

 

铜镀金狮顶犀牛音乐座钟。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蛋形机械音乐钟和金嵌女皇像金挂链表。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责任编辑:单晓冰)

 

铜镀金珐琅音乐座钟。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弥涅瓦女神形态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像。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银嵌珐琅彩福音书。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责任编辑:单晓冰)

 

瓷器组合。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浮雕宝石。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观众观看四位俄罗斯沙皇的雕像。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俄罗斯帝国宫廷服饰。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责任编辑:单晓冰)

 

俄罗斯帝国18世纪宫廷用瓷。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投票箱。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油画“神化的叶卡捷琳娜肖像”。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观众观看油画。新民网记者陆俊彦 上海博物馆现场回传

(责任编辑:单晓冰)

    她是名叫索菲亚的德国小公国公主,14岁嫁给俄罗斯大公,改名叶卡捷琳娜——一个后来嵌进俄罗斯历史的名字。她婚姻不幸,一场宫廷政变后,失宠的皇后变成了女皇,以异族的身份统治俄罗斯帝国34年。欧洲对她非议不断,说她是“放荡女皇”,俄罗斯人却尊她为“大帝”,自彼得一世以后,被冠以“大帝”名号的,只有她——叶卡捷琳娜二世。关于这个女人,花边太多,传言太多,今起上海博物馆和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特展,便是难得的,还原一个本真的叶卡捷琳娜:她的政治才能和胸襟,以及,她对艺术充满激情的爱。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许“冬宫”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1764年,即位不久的叶卡捷琳娜拿她的私藏创立了这博物馆,它在其后的岁月里见证了俄罗斯黄金时代的辉煌。这次的“北方之星”展览分成四个部分,跨越了彼得一世、伊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女皇和亚历山大一世四朝沙皇,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绝对的主角,展出的290件展品中,252件文物与她有关,其中的瓷器、金银器、钟表、玩器大多是她用过的。看着它们,我们便能想象,这个给俄罗斯带来一世荣光的女人,曾怎样血肉丰满地生活过、挥霍过、爱过。
    
    彼得一世是其信仰
    
    进得展厅,起首是一幅真人比例的肖像画。画上的叶卡捷琳娜是四十出头的年纪,身形丰满,不算美艳,也没有咄咄逼人的霸气,眼神里更多的是从容和大度。这是那个年代皇家常见的肖像画,落笔精细,画布上的绸缎衣料依稀光泽流动,让人忍不住留意的,是昏黄背景里一尊彼得一世的雕像,暗影里的塑像和明光下的人像成了微妙的平衡。彼得一世,这是叶卡捷琳娜唯一敬仰的男人,他是她的信仰,她曾说,自己为俄罗斯所做的一切,是在发扬彼得的遗志。也许正因为这样,俄罗斯从贵族到民众都认同了她。
    
    购买力似大炮威力
    
    在全部的展品中,艾尔米塔什的俄罗斯艺术研究员特别推荐了一套“绿蛙餐具组”。上了年份的骨瓷,茶碗,汤盆,食碟,俱是日常用器,玉白色泽,上绘低调的茶色图案。据说,当年叶卡捷琳娜度夏的行宫边有大片的沼泽,人称“青蛙沼泽”。她一起意,便向英国的韦基伍德瓷器厂定制了全套1000多件瓷器,每样瓷器上都绘有一只绿色青蛙的标记。是以,这套韦基伍德出品的瓷器,绘着淡雅的英国乡村图景,却在不经意的角落里印上一只绿蛙。只这一桩,当年叶卡捷琳娜的强悍购买力已可一窥。在她治下,沙俄帝国国力达到鼎盛,开疆辟土,掌控黑海制海权,而另一方面,俄国皇室的艺术品代理商散布在欧洲的角角落落,叶卡捷琳娜海量购买油画、瓷器和雕塑,以致英国和法国先后立法禁止珍品藏品贩售到俄国。但那些私人藏家们大抵是经不住叶卡捷琳娜开出的高价诱惑,时人戏称,女皇收购艺术品的能量,不亚于俄罗斯大炮的威力。
    
    兵工厂打造首饰盒
    
    皇帝都有点特权,叶卡捷琳娜诸多特权中的一项,是让兵工厂给她打首饰盒。对军事感兴趣的人一定对俄罗斯的图拉兵工厂不陌生,俄罗斯的军工绝非徒有盛名,18世纪末那会儿已经是块铁打的招牌。像她的诸位前任,叶卡捷琳娜例行去参观图拉兵工厂,结果就爱上了精钢的冷兵器质感,一发不可收。于是,造枪支大炮的军工厂,为女皇阁下定制了一批高级家常用具:梳妆台、扶手椅、脚凳、香炉、茶炊、地球仪形状的墨水瓶、国际象棋和棋盘……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首饰盒,强度和韧度都恰到好处的合金钢,精雕细镂,女子的闺房用具,闪着凌厉寒光。甚至,脚凳上的软垫也是罩着镂空钢丝编织的套子。女皇的卧室一隅,竟是清一色的兵工厂制造,触目皆是冷硬钢材,细想来,也可大略揣度叶卡捷琳娜的性情。
    
    叫她女皇或收藏家
    
    说来吊诡,保守皇权的捍卫者和启蒙思想的追随者共存在叶卡捷琳娜的肉身中——她给朋友的书信里曾把法国大革命形容成“一场法兰西瘟疫”,而她本人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私交甚笃,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和孟德斯鸠是和她频繁信件往来的密友。这次展览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正是叶卡捷琳娜让当时的造像艺术家为这些思想家塑的大理石半身像。展厅一角,衬着宝蓝的背景墙,卢梭、狄德罗和伏尔泰的雕像次第排开,紧挨着的便是叶卡捷琳娜的塑像,雕像上的她只素淡地披着头巾,脸上的神情是难以描述的自信。她有理由自信——她收集国土,收集艺术,也收集思想,在那个依然男权的世界里,她收集男人的思想,或者,作为思想家的男人。展厅里正对着卢梭们的塑像,是整面墙上挂着的肖像画,那些,是爱戴她、对她付出忠诚的重臣,这个女人,毕竟是以“知人善用”留名青史的。
    
    史笔如刀,尤其俄罗斯以外的史家对叶卡捷琳娜的评价,多有苛刻。一次展览不足以还原她真实丰满也备受争议的人生;但至少,唤起我们对昔日“北方之星”的回忆——她曾那样耀眼夺目。就像普希金的诗句:我多么爱你的余音缭绕/那低沉的音调,深渊之声/你黄昏时分的寂寥/和你那变幻莫测的激情。

 

    相关:

 

    俄冬宫珍宝上海开展 讲述沙俄"武则天"传奇(图)

 

 

    中新网上海8月25日电(记者邹瑞玥) 铁腕手段、出众美貌、辉煌战功、复杂漫长的情史……作为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同样是俄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25日起,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俄罗斯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携290件珍宝登陆上海博物馆,娓娓道来沙俄“武则天”的传奇人生和沙皇俄国的鼎盛时代。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间长达34年。33岁那年,她利用情夫、禁卫军军官的力量发动了一场顺应潮流的宫廷政变,登上女皇的宝座。身为德国人,她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俄罗斯的化身,赢得了宫廷上下和百姓们的推崇。她在位期间,俄国取得长足发展,版图进一步扩张。

    亮相本次“北方之星: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展览的文物中,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收藏达252件,包括女皇日常喜爱的绘画、瓷器、金银器、雕塑等用物,她本人及重臣们的肖像画,还有深刻影响她执政理念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和孟德斯鸠等人的半身像等。

    叶卡捷琳娜二世本人酷爱收藏,1764年,她命人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该馆由此而得名。如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巴黎的卢浮馆、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本次展出的珍品中就有不少绘画、宝石、鼻烟盒等女皇的个人收藏,此外还涵盖了彼得一世、一丽莎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四位君主统治俄罗斯期间的文物精品。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