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对空间做“深度思考”
站上步行桥,“dome-full”的4D影像一览无余.被这个直径
清冷的灯光为深邃的甬道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2005年摄于岐阜县大野郡高根2号大坝)
在f枢纽站的入口,一名工人正用喷灯切割水泥防护板。火花四溅,灿若烟花
冷却房中的对称几何形令人眼前一亮(2008年摄于东京都港区品川东口南部区域的冷暖房设施)
螺旋形的核能融合试验装置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2005年摄于岐阜县土岐市的核融合科学研究所)
如果没有深埋的管道线缆,日常所需的水电便无法正常供应;如果没有四通八达的地下轨交,人们的出行势必遭遇耗时费力等麻烦;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高楼大厦又岂能傲然矗立?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自然明白地下空间建设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但有谁能将它与“艺术”联系在一起?
城市的下面有什么?对大部分人而言,联想到的大概都不是让人愉悦的事物。但日本摄影家内山英明却用十余年的求索,为世人揭开了地下空间的层层面纱。透过他的镜头,我们看到一个陌生而绚烂的世界,在阳光无法问候到的地下,独自绽放。顺着这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内山撇开了尘世浮躁、喧嚣的干扰,完成了其对空间的“深度思考”。
——编者
发现新“视”界
儿时的内山英明对家里的那口井很好奇,常常不顾母亲“会被里面妖精吃掉”的“恐吓”,趴到井栏上看底下井水如舞蹈般的微澜。他自己回忆道,这恐怕是对那未知世界产生兴趣的起点了。而真正让他开始关注地下空间的契机是1993年去拍摄一个已废弃的地下战壕。奇特的建筑构造、古旧的砖壁、有限的照明,都让内山非常着迷。在此,他第一次领略到地下空间的魅力所在,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未接触内山作品之前,笔者也曾怀疑:对于照片而言,光影往往是点睛之笔。而在幽暗的地下,有没有能让照片生动起来的光源呢?内山的作品完全打消了我们的疑虑。日本的国土面积有限,在有规划地建设高楼的同时,他们对地下城市的打造亦格外重视。无论是管道设施还是科研机构,地下的空间鲜有局促、晦暗的感觉,甚至颇有些前卫艺术装置的风情。这是内山的新“视”界,一个之前极少被人关注的界域。
十年磨一剑
“这些地方从来不会被标在地图上,寻觅的过程确实艰难,但也有找到‘宝藏’时的喜悦。”第一本《JAPAN UNDERGROUND》的诞生耗费了他7年时间,但一经出版即获得了广泛关注。人们被内山作品中的画面所震撼——原来自己脚下的世界竟如此多彩且充满动感,虽乏人问津,却美得淡定从容。他以照片的形式告诉人们,城市的欣欣向荣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地下这些机构、装置、管道的支持。
从北海道到冲绳,从蔬菜培植园到核能变电站。十七年来,内山一直执着于开拓他的地下“视”界,足迹几乎遍布日本所有城市的地下空间,其镜头中的内容也随着时间的累积日渐丰富。
在中国,擅长捕捉精彩瞬间的摄影师济济众矣,能“邂逅”好创意的也不少。但把一个题目连着做十几年,又极少自我重复的,却很难找到。内山花在探寻地下空间上的时间,早已超出了古人约定的打磨一把宝剑的期限。奖赏对于他,名至实归。
回味和余响
我们相信,内山会继续他的“寻宝”之旅。他的摄影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创作,不如说是用艺术的语言将日本利用地下空间的成功经验推介给世界。此举不但引起了普通日本民众对地下世界的关注,更让很多国外空间设计专家刮目再三、大受启发。
将地下的一切,艺术地表达出来,内山对此已驾轻就熟。但若没有当时的独具慧眼,没有十七年来锲而不舍的坚持,没有每次按下快门时对图像光影的驾驭力,恐怕就没有这沉甸甸的四册摄影集。成功决非偶然,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奋斗,内山的经历都值得借鉴。
内山英明
1949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菊川町。自1985年起就将“城市”作为自己摄影作品的主题。1993年,他开始致力于日本地下空间的拍摄,并在2000年出版了摄影集《JAPANUNDERGROUND(日本地下)》,引起巨大反响。至今,该系列已有四册问世。2006年,内山英明被授予“日本写真协会赏年度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