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4000年陶瓷香炉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汉东藏品


  “祈福世博平安——钱汉东古陶瓷香炉藏品展”近日在徐汇区图书馆展览。收藏者钱汉东,从自己20年的香炉藏品中,挑选了130余件精品。展览现场,不仅能看到4000年前的良渚黑陶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鼎、两汉三国的越窑博山炉,以及晋代、南北朝的炉具,还有唐代的邢窑、唐三彩、长沙窑香炉,宋代五大名窑以及元明清各代精美的香炉。


  钱汉东用这些香炉,勾勒出了一个时间跨度4000年以上、涵盖历代中华古窑作品的陶瓷香炉发展史。钱汉东表示,此次展出的每一尊香炉,都考证出了清晰的窑口。历代藏家,都喜欢说自己是“玩收藏”的。钱汉东却把收藏“玩”成了学术。此前,他已经著有《人间瓷话》和《寻访中华名窑》两书,而第三本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专著《日照香炉》也已经出版面世。


  这是文人的习惯,在任何行当里面浸淫久了,就习惯性地追根穷源,然后拿起笔来,著书立说,但是钱汉东也不是坐在书斋里面把玩器物之后,就洋洋洒洒开始写书的学究。他历时4年,行程10多万公里,自费考察了22个省市的50处历代古窑遗址。从那些散落在考古土层和历史光阴中的陶瓷碎片中,他拼出了中国陶瓷变迁的全景。


  陶瓷香炉其实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复合体,当中蕴含了很多中国历史文化的意味。钱汉东从文化考古的角度对此阐释,认为香炉可算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具体物象,对于香炉这种祭祀、祈愿、连接人鬼神三界的器具,人们始终保有敬畏之心。因此,正如在展厅中所看到的那样,从南方到北方的瓷窑,从战国到晚清的香炉,造型无一例外都匀停优美,细节精致入微。历代的窑工们在制作香炉的时候“都带着虔诚”——而今,这些香炉依然有人收藏与端详,当可知道这一缕香火,依然绵绵不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