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珠宝珍品,这样的陈世英
世界著名的珠宝大师-陈世英,携手香港国际艺展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10月10日-13日在艺术广东2010展出一系列精美珠宝作品,届时必将为艺术爱好者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以及耳目一新的感受。
陈世英
1956年出生于中国,1973年在做学徒时对西方的雕刻产生兴趣。现为国际珠宝设计雕刻大师,世界知名华人珠宝设计雕刻师 ,华人世界里唯一的“珠宝大师”,珠宝诗性哲学家,珠宝界的混搭高手
探索艺术路程的大师
他对意大利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进行潜心钻研,对人体的肌理进行深入探索,将对人体五官比例结构的心得体会运用到花鸟鱼虫的创作上面。陈世英不断追求广泛的创作空间,将光与影巧妙地运用到作品当中。他认为,西方当代艺术的抽象主义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使他不断冲破现实的樊篱,达到形而无境的境界。
1987年开创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Wallace Cut雕刻法,融会浮雕、阴雕及宝石切割技巧于一炉,并以光学、色彩学和人体工学等为底蕴,深化创作,使宝石互为依存,共生共息,也使作品的内涵更加完美。
珠宝创作中的大师
在珠宝的创作中,大师一直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句话激励着自己。他说”珠宝是文化的载体,创作者要以忘我状态,把思维从意识中抽离出来,以清净的心去思考,才能达到形而无境的境界。
陈世英认为,创作者和珠宝之间具有两种关系。一是物质关系,主要指创作者对珠宝工艺和技术的把握;二是精神关系,是指两者在情感和创意上的交流。宝石的样子虽然显而易见,但其体现的精神却浩瀚无垠,山川江海都容纳在宝石的情怀当中,这便是珠宝的价值。”
陈世英指出,创造作品时要心如明镜,才可以创作出上上之品。天工开物 在乎一心,工艺的操作如同烘焙咖啡一样,将不同的咖啡豆混合,加上爱心烘焙出的咖啡会更加香浓。
´,´
深谙佛家诸理的大师
陈世英说,在创作时,他往往抽空自己,因为空才是力,使自己从作品中脱离出来,以一个婴儿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即《佛经》上所说的童观,以此来激发心灵的状态,达到忘我的境界。
陈世英指出,许多珠宝作品都将民族精神、人生感情、宗教和爱意融入其中。他以《禅》、《庄周梦蝶》等作品,阐释了他的作品要达到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圆融境界的目标。
阿莱女神
Wallace Cut是陈世英雕刻工艺的里程碑,这不单表现出他炉火纯青的雕刻工艺,亦显示了他对水晶玉石等物料暸如指掌。任凭其创意驰骋,亦游刃有余。荷莱女神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四季的三位女神,分别是代表「萌芽」的春之女神塔罗(Thallo),代表「生长」的夏之女神奥克索(Auxo),及代表「结果」的秋之女神卡尔波(Carpo)。以独创的Wallace Cut造成五面倒影,充分表达出女神一者多身的含意。不论是女神的面貌轮廓、发饰纹理,或是周边的衬花图案,都是精雕细琢,一丝不苟,充分表现出女神壮严的神采。
世代相传
作品的概念是天伦之乐,小象在河边玩耍,母亲从后照料,亲切动人,表达出中国人传统母慈子孝的观念,传承世代。作品的底部是以钻石原石铺成一道河边,水花四溅,闪烁悦目,衬托出小象嬉水之乐。此外,钻石原石未经打磨,保留原有奇特的色彩,象征着蕴酿中的文明散发独特的神采。
莲花座上修己身,世俗人间不染尘
莲花本是出污泥而不染,佛祖显现于莲叶中,与莲叶融为一体,自是不为污泥所染。陈世英深谙佛家诸理,以西方的塑材,将佛教精理重新演绎。修身立志,摒除外间的思虑和覊绊,灵明觉醒,自能面对人生曲折、滤净生活烦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