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文物普查中新确认一处名人故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宁波慈溪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根据慈溪市政协委员俞强提出的《关于要求保护我国著名“九叶诗人”外国文学翻译家袁可嘉先生故居的建议》,重新对崇寿袁家洋房和袁家收花站进行了摸底调查。通过走访袁先生亲属,确认文物普查登记的六塘村袁家收花站为袁可嘉先生故居。该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姚北大地主袁功亭之弟袁功勋(我国当代著名翻译家袁可嘉的父亲)建造,解放后政府没收后,在此设立了棉花收购站,故称“袁家收花站”。建筑整体为坐北朝南五开间二层洋房,造型和内外装饰带有浓郁的民国风格,是慈溪市北部现存为数不多的史迹之一。这一新发现,不仅丰富了袁家收花站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也落实了袁可嘉先生故居的确切信息,对于进一步保护慈溪地方名人遗迹,挖掘地方文化传统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可嘉(1921-2008),出生于浙江慈溪,1946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当代中国杰出的诗人、学者、批评家和翻译家,尤其是英诗汉译方面等方面成绩卓著,对中国文学自我革新与发展颇具影响。出版有诗文选集《半个世纪的脚印》,学术专著《现代派论•英美诗论》、《论新诗现代化》、《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诗歌译著有《美国歌谣选》、《米列诗选》、《叶芝诗选》、《威廉斯诗选》、《休斯诗选》等,他主编(与董衡巽、郑克鲁合编)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引进现代派文学,在读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40年代,他和辛笛、穆旦、郑敏、杜运燮、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等九位诗人亮相中国诗坛,先后在沈从文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新诗。1980年代,他们9人的诗歌合集《九叶集》出版,“九叶派”由此得名。“九叶派”大都是校园诗人出身,他们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陶冶,力求突破传统的主观抒情的方式,追求现实性、象征性与哲理性的结合,他们的表达方式和诗学观念领一时风气之先,其艺术探求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现该建筑已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名单,进一步的保护修缮和利用工作,也将在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公布后尽快展开。(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 慈溪市文管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