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西汉大墓有厨卫 墓主可能是刘濞(组图)
2010-08-20 09:27:58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已浏览次
备受关注的江苏盱眙马坝镇大云山西汉大墓考古发掘进入关键时刻。前天,南京博物院就1号大墓新发现,举行了第三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之前,1号大墓墓主身份一直是个悬而未决之谜,经过数月考古发掘,6个备选的“嫌疑人”如今已经基本排除5个,剩下的一个是谁?从目前的考古证据来分析,多重信息指向了“吴楚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刘濞…[我来说两句]
| |
铜质俳优 |
| |
筒形酒器 |
作为一个发动“七国之乱”的叛匪,刘濞在死后如何能享受高等级的王侯墓葬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黄肠题凑
一个王侯级别的墓葬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他被封吴王,王都在广陵(今扬州市)一带。死亡时间与大墓断代为“景帝后期,武帝前期”年代基本吻合。
古墓级别相当高档
前天,记者再次进入1号大墓。越往下走,越感到墓穴里阵阵热浪迎面袭来。热浪中夹杂着土腥味,还有莫名的、只有地下才有的阴沉沉的潮湿味。数十米后,记者再次滑到大墓的中央,已是汗流浃背。
为什么要抢在如此高温天对记者开放?盱眙马坝镇大云山西汉大墓考古项目领队、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李则斌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你们往脚下看,现在挖掘向地下又延伸了将近1米。由于古墓中央部分被损严重,上一次我们没弄清古墓的结构,现在终于弄清楚了。”他指着脚下发黑的一排厚厚的木头,“这一排排木头将棺木包围起来,古代称之为"黄肠题凑",这可是等级非常高的墓葬形制。”
李队长介绍,所谓黄肠题凑,是指墓葬中椁室周围用柏木枋堆垒的框壁结构,为我国汉代的一种葬制。“题凑”结构在战国时已出现,“黄肠题凑”出自《汉书》。它和梓宫、便房、外藏椁等构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其他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黄肠”是指颜色黄而长的柏木,“题凑”是指柏木堆垒的方式方法,垒时木头要向内。“黄肠题凑”是指黄色的柏木靠头凑在一起的意思。
李队长告诉记者,他们将这些发黑的木头取样请南博有关专家化验分析,木质为楠木,而棺木则是梓木所做。这是因为北方以柏木为多,南方则用楠木,楠木中有一种金黄色的木丝,称金色楠木,也可以比作黄肠。
“由于1号大墓历史上被盗严重,特别是墓室中央棺木结构基本被捣毁,所以没有天山汉墓发现的"黄肠题凑"保存完整。”李队长遗憾地表示。
年代与吴王刘濞接近
此前,考古人员始终对1号墓主人身份守口如瓶。昨天,记者们一再要求,考古人员表示仍然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墓主身份。但是,从种种迹象分析,多重信息全都指向了一个人——刘濞。
“刘濞是"吴楚七国之乱"的领头大哥,这种王侯级别的墓葬主人怎么会是他呢?历史可能和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按照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一切皆有可能"。”考古专家笑着说。
为什么推测是刘濞呢?考古专家介绍,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韩信等七个功臣为异姓诸侯王。后来,这七个异姓王对于中央政府的稳定和巩固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威胁。于是刘邦一面翦灭异姓王,一面分封自己的子弟侄儿。这些王都姓刘,史称同姓王。这些同姓王逐渐成了地方上的割据势力,他们有行政权、司法权,所属的官吏也是自己任命,基本是一个独立王国。
刘邦封其侄子刘濞为吴王。刘濞被封王是公元前195年,在位长达42年。公元前154年发动“吴楚七国之乱”时大约60多岁,刘濞兵败被杀,时间与1号大墓断代为“景帝后期,武帝前期”年代基本吻合。另外,1号墓中出土了金缕玉衣和玉棺,也证明墓主人是位王侯级别的人。
陈设奢华
一个财力雄厚的主人
可能是刘濞的,因为——
他在位长达42年,他所管辖的吴国是刘邦所封同姓王中仅次于齐国的第二个大国,物产丰富,“不差钱”。
墓室连厨房卫生间都有
“黄肠题凑”代表了高规格的厚葬形式,这主要源于汉代是个厚葬风气盛行的时代。这些王陵无不建得宏大豪华,里面随葬的珍宝之多令后人咋舌。
听了李队长的介绍,看看眼前的情景,可以想象出1号墓主当年是何等威风。
在清理1号墓“黄肠题凑”中,考古人员逐渐揭开了古墓整体的布局。
原来,1号大墓是依照墓主生前的宫殿而建,分上下两层,东西两侧各有回廊——一般汉墓很少有回廊。上层是车马阵营,用于出行;左右回廊陈设着各式兵器,便于取用;下层则以生活用品为主,尽量模仿活人住宅,有前室、中室、后室及侧室、耳室,甚至还有厨房和卫浴间。
巧的是,就在记者脚下的浮出土面的器物十分独特,考古人员说,那就是一个洗澡用的铜器,只见铜灯上居然还覆盖着数枚浮石,“这是用来搓澡用的,印证了"事死如生"那句话”。
刘濞在位“不差钱”
在东面回廊,记者发现地面有几串铜钱,考古人员走过来笑着说,“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钱仓,你们看见的只是一小部分用绳子串着的半两铜钱,穿钱的绳都沤烂了。”
刘濞在位长达42年,他所管辖的吴国是同姓王中仅次于齐国的第二个大国,首府正是现在的扬州,物产丰富,所以他“不差钱”,生活十分奢华。
在西南角回廊上,一组编钟仿佛敲醒了时空,精美的纹饰让人看了惊叹。比如露出土层的一个青铜龙头,考古人员说这是编钟架子上的饰物。在编钟旁还沉睡着一组编磬,架子则是鎏金的。这些编钟、编磬的支架全都是漆器艺术品,从露出的漆皮看,十分精美。
在现场,李队长还拿出一个铜雕,四个形象各异的铜质“俳优”,“这是一种幽灵暗戏镇,里面灌了铅用来压席子的。”
除了各种乐器,记者还看到几件大型的铜鼎。可惜的是,大都只能看见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或许会出现铭文,我们期待着。”考古人员说。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