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6月伦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

在经历了2010年年初拍卖市场暴涨,世界拍卖纪录被频繁刷新之后,佳士得、苏富比等大型拍卖公司提前进入6月“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的预热阶段,准备了众多名家之作,以期6月的拍卖能再续辉煌。然而,市场行情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样继续飙升,反而表现平平,显得不尽如人意。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艺术品高位换手,谁来接盘?

 

黯淡的马奈自画像

622,在伦敦苏富比举行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上,马奈作品《手持调色盘的自画像》(Self Portrait with a Palette)估价3000万至4500万美元,该作品最终以略高于最低估价的3320万美元成交。这件作品虽然刷新了马奈1989年纽约佳士得2640万美元的个人成交纪录,但这样的价格无疑离人们期望的结果差距甚远。

 

纽约经纪人弗兰克•基劳德(Franck Giraud)似乎是全场唯一对这件作品感兴趣的买家,整场拍卖缺少竞争。另一位纽约经纪人理查德•费根(Richard L.Feigen)抱怨到,“马奈作品引领的整个夜场显得黯淡无光,虽然这是一件著名的作品,但马奈的作品并不适合在拍卖场上出售”——因为马奈的作品并不像贾柯梅蒂、毕加索等艺术家的作品那样符合市场口味。

 

《手持调色盘的自画像》最早属于著名收藏家奥古斯特•佩勒林(August Pellerin);后来转到藏家雅各布•戈尔德施密特(Jakob Goldschmidt)之手;1958年,戈尔德施密特的藏品在佳士得拍卖,纽约银行家约翰•罗卜(John Loeb)17.68万美元购得这件作品;1997年,约翰•罗卜的藏品在纽约佳士得出售,《手持调色盘的自画像》被拉斯维加斯赌场老板史蒂芬•温(Stephen A. Wynn)1870万美元购得;随后,他私下将作品卖给著名的对冲基金亿万富翁斯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在收藏这件作品大约10年之后,科恩将其送进拍卖场。之所以出售这件作品,是因为科恩希望购买更多当代艺术作品,包括此前不久以1.1亿美元购得的贾斯伯•琼斯的作品《旗帜》(Flag)

 

尽管《手持调色盘的自画像》最终拍卖结果让人沮丧,但本次拍卖的成交价格是1958年这件作品最早出现在拍卖场时价格的190倍。

 

在同一场拍卖会上,另一件普遍被看好的马蒂斯作品《女奴奕棋》(Odalisques Jouant Aux Dames)的价格也不尽如人意,以1740万美元成交,仅略高于最低估价。

 

静静的睡莲无人摘

623,伦敦佳士得举办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全场成交总额为2.264亿美元,低于该场拍卖的最低估价2.428亿美元。

 

整个夜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莫奈的《睡莲》(Nympheas),该作品拍卖之前就备受关注。《睡莲》估价为4500万至6000万美元,然而,当作品价格上升至4330万美元时,竞拍戛然而止,这件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竟然无人接手,最终流拍。该作品曾于十几年前出现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场上,当时拍出的价格是2090万美元。

 

《睡莲》是艺术家莫奈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创作成熟时期的重要作品,是莫奈绘画的典型题材,全面反映了艺术家的风格特征。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以天才的笔触捕捉的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这样的作品竟然无人接手,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即使毕加索,结果依旧低迷

自从54日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打破贾科梅蒂雕塑作品《行走的人》在2月创下的1.043亿美元世界拍卖纪录之后,众人的目光就锁定于佳士得623上拍的另一件毕加索的绘画《迪索多肖像》(Portrait of Angel Fernandez de Soto)。作品创作于1903年,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拍场上难得一见。

 

《迪索多肖像》估价5000万至6600万美元,然而,作品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未能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作品。该作品最终以5220万美元成交,与业内人士之前估计的最高成交价相比,缩水近一半。

 

目前,国际经济整体发展形势并不明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投资者在选择高价位艺术品时更加理性,也更为谨慎。正因为如此,在面对“天价”拍品时,很多买家并不愿意承担过大的风险,这是众多名作无人接盘、作品流拍或者成交价格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希斯科斯(Hiscox)公司艺术保险专家Robert Korzinek这样说道:“虽然有些作品并没有遇到合适的买家,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这周的市场表现仍旧强劲,最重要的是,在艺术市场上,资本流动已回归到一个更为正常的水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