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票价与文化创造 吃祖宗遗产缺文化涵养

这几天,北京作家在西北采风,走了一些地方,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各地旅游景点的票价都很贵。比如,位于甘肃西北的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门票就要70元;酒泉的卫星城,也要150元;而嘉峪关景点,门票竟要160元;最夸张的,是在去雅丹的路上,茫茫戈壁,横跨公路忽然出现一座门楼,原来是古玉门关的收费站,每张票价40元,而此地离玉门关遗址还远得很呢。
高票价似乎是目前各地开发旅游的唯一办法,记得前几年去九寨沟,票价甚至已经高达360元,不知近来涨了没有。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严格控制旅游景点门票上涨的趋势,但各地旅游景点票价上涨的消息仍然时有所闻。也许各地都有自己的理由,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也很难说全无道理。不过,这种对门票的依赖性,恰恰暴露了我们的旅游开发还仅仅停留在最初级的吃祖宗遗产的层次上,而缺少创造性的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能说现在的旅游没文化,但至少是缺乏文化的支持和涵养,显得很单薄,也很单调。比如古玉门关遗址,当地有关部门似乎只知道收门票,不仅遗址文化的深度开掘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创造几乎是一片空白,甚至,在这个遗址内,连最简单的介绍玉门关历史沿革和文化背景的标牌都很难找到。旅游者花了很多钱,然而,所得却很有限,大家便会觉得物非所值,不满也就在所难免。
其实,旅游者并非怕花钱,但是,要想让旅游者心甘情愿地花钱,并不容易。就像高票价一样,事实上,各地旅游纪念品的同质化,以及缺少文化含量,也是个多年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不仅如此,我们看那些所谓旅游城市,又有几个是展现了独特地方文化风貌和风俗的?甲城市类似于乙城市,丙城市又与乙城市无啥区别。这种情况在各地都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正是文化创造力的薄弱。现在各地都在搞文化创意产业,都喜欢讲文化强省,文化强市,这不是建几个园区,盖几座大楼,立几个项目,搞一点政绩,就能奏效的。文化的创造也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也要发挥多种积极性和想像力。在这方面,敦煌莫高窟做得相当不错,它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显示出一定的创造性和想像力。这恰恰是几代文化人对敦煌进行研究、开发、创造的结果,对当今掌握着大量旅游资源的各地政府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启示。
旅游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也是综合文化素质的体现。衡量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有时不妨看看它的旅游景点有没有文化。单纯依赖门票收入来增加当地的GDP,显然只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如果我们赋予旅游经济一种人文的、人性的内涵,就会发现,它拥有十分广阔的领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阳光产业。在这里,文化又不仅仅是旅游纪念品和其它衍生产品,而且还包含了对人,即旅游者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服务意识,做好这方面的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比争一两个名人,或为虚构人物编造什么故里、祖籍,重要多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