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身着纪梵希服饰 明星穿名牌遭网友恶搞

郭德纲身着纪梵希服饰
郭德纲身着纪梵希服饰

  近来网上热传着诸多明星穿戴名牌的“喜剧”图片,比如郭德纲身着纪梵希服饰的多张图片,网友称其将品牌服饰穿出了“民族风老头汗衫”的效果。赵本山身穿LV(路易威登)板鞋的照片也被网友指认出,被笑称为“乡镇企业家”。身着名牌被恶搞的明星还有很多,包括周立波穿阿玛尼等等。在大众看来,说相声小品的艺人代表的是草根形象,这一形象与洋奢侈品风马牛不相及,两相结合则喜感横生。

  自称为中国品牌第一人的李光斗在他的《品牌拜物教》中以灰姑娘的故事引出了品牌崇拜的命题:“谁能穿上水晶鞋,谁就是我的新娘。”王子确认神秘的舞会公主的标准是一只鞋,灰姑娘的两位姐姐削足适履却依然未能中选,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瞬间脱胎换骨,王子认出了他的心上人。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道理:第一,品牌要合适的人才相配;第二,配上名牌能让你焕发新生(咸鱼翻身);第三,所谓品牌只是灰姑娘的童话。

  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商业蓝皮书》,报告中指出,截至去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列首位的日本。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这意味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数愈加庞大。

  在国际上,奢侈品的通行概念是指“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它是生活非必需品,但又代表了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奢侈品在1990年之前就进入了中国,那时候大部分城市还很少能看到国外品牌,大众的品牌意识也还不强烈。1992年开始,LV、香奈儿、爱马仕、阿玛尼等奢侈品大牌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近10年来,奢侈品的品牌管理者们通过介绍品牌的故事和历史等方式宣扬“品牌文化”,以“教育和引导消费者”。

  经济学者王志仁认为,目前中国消费奢侈品只能是一种风气,无法形成一种文化,要形成文化就要等有能力生产奢侈品并形成品牌和产业,那代表整个社会从生活方式和工艺都到一定水平,这背后有很多条件要达到,除了富裕还要有时间积累。在那之前,很多奢侈品的消费者只能是高消费人士,而不是高端人士。奢侈品业内人士也认为,从消费心理的成熟度来看,中国奢侈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在乎的是品牌被穿成什么样

    受访者:凌语嫣 

  奢侈品行业管理者

  早报:能否介绍下大品牌和公众人物示范之间的关系?

  凌语嫣:在国外,大品牌对明星的服饰有借也有送。中国明星的衣服一般都是自己买的,只有出席红毯典礼等可以出借。一般是影视明星通过造型师、经纪人等主动向大牌借衣物,而大牌还会视人决定借或不借。

  所以目前,西方是请大明星来帮助展示它们的新款服饰,而中国是明星借助大牌的衣服来提升自己的气质。国外是“人穿衣服”,而国内还是“衣服穿人”。

  早报:据说去年底阿玛尼公关部曾发信给张靓颖,建议她不要穿该品牌服饰以免影响到销售。

  凌语嫣:这件事没有被证实。理论上,大牌的公关部不会发出这样的信。品牌店也不可能不卖东西给谁。但对公众人物做出规范是会的,比如有位美国女明星曾经在公开场合穿了一件山寨版的大牌礼服,该品牌就不会再借衣服给她。

  早报:如何看待奢侈品在中国被过多消费的现象?

  凌语嫣:有些人攒几个月的工资买奢侈品,往往要抵挡很多其他的消费欲望才能买到一件奢侈品,这不一定是“虚荣”,也许更可以理解成对优质生活方式的憧憬。

(责任编辑:高果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