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藏传世玉器撷英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批传世玉器,其中不乏时代特征显著的精品,本文择其数件,以供大家鉴赏研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国谷纹玉璧


  礼器或佩饰件。直径11.7厘米,厚0.4~0.5厘米。碧玉质,有黄白色沁。扁平圆体,肉大孔小,内外部各饰阴刻弦纹一道,两弦纹间饰谷纹。谷纹凸起不高,内外边缘较宽,两面纹饰相同。侧边上刻有“□百八十三”字样,可知战国用璧数量之大。边残缺,有裂纹。该器谷纹是在底面上先打磨出条状网格纹,然后在其内琢磨出谷纹,因而在器外缘上留下打磨沟痕,外沟痕与内沟痕相对应。该器制作规整,为战国晚期的佳作。玉璧是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周礼》有“以苍璧礼天”的记载。玉璧除作礼器外,还是佩玉,称为“系璧”。也作为礼仪或馈赠用品和随葬用品。璧是玉器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器类,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几乎都使用。战国至两汉为玉璧制作的鼎盛期,玉璧的造型、纹饰、琢工和使用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工艺精湛,器轻体薄,阴刻、透雕、浮雕俱全。谷纹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玉璧的典型纹饰,此时的谷纹以浅浮雕或阴刻技法制作,形似发芽的谷粒,象征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古人以饰谷纹的玉器为祥玉,《国语·楚语》有“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的记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代谷纹龙形玉璜


  佩饰件。长16.8厘米,宽4.5厘米,厚0.4厘米。碧玉质,上有黑色小点,微有褐色沁。扁平弧形,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透雕龙首,圆眼,上唇上卷,龙角略上翘。龙身饰阴刻谷纹,谷纹凸起不高,边缘饰阴线弦纹。上部中央有一圆孔可供系佩。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是祭祀掌管北方之神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玄璜礼北方。”而考古发掘显示,绝大多数玉璜不见礼器的用途,而是作为装饰品或组玉佩中的挂件佩戴在墓主胸腹部,故有“佩璜”之称。透雕双龙首的玉璜在汉代较为常见,造型、纹饰均极其优美。龙是象征君子、圣人乃至王者龙德的吉祥物,古人在艺术创作中,也深深倾注了他们崇龙的意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蝴蝶形玉片


  装饰品。长3.4厘米,宽5.3厘米。青白玉质地,微有白斑,为明代常见玉材。器呈片状。蝶圆眼外凸,双翅展开,有多道阴刻线和卷云纹表示脉络,翼边波折,触须向两边伸展与翼连接。上身轮廓用阴线刻划,尾部有皮囊线7道。背面无纹饰。此蝶刻划比较写实,蛹状的躯体,舒展的胸翅尾翼,加上伸展的触须,形象十分逼真。明清时,蝴蝶成为吉祥题材的重要内容,因为“蝶”与“耋”谐音,耋指年高寿长。蝴蝶形玉片为明代常见器形,作服饰、嵌饰之用。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