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连环画交流会 小人书吸引藏家千里寻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连环画藏家马建国


      “小人书”、“公仔书”……这些伴随着童年美好记忆的书籍,在收藏界却成了新宠。8月6日开幕,为期3天的兰州市首届(全国)连环画收藏交流会,让藏家收获颇丰,更让普通老百姓开了眼界。


  8月8日下午,在隍庙里接近尾声的连环画交流会依然火爆。有些刚刚得到消息的我省漫画界人士,急匆匆地赶来,想通过连环图画书,一睹徐悲鸿、齐白石等众多大师级画家在这个领域里的风采。


  19个省市的藏家千里来“寻宝”


  目前兰州的“铁杆”藏家有四五十人,更有80后、90后藏家陆续跟进,势头非常不错。兰州市首届(全国)连环画收藏交流会,就是由甘肃的民间藏家自发组织的。


  这次筹备组委会会长马成禄告诉记者,有19个省市的藏家都来参会了,而且全国连环画界的大藏家几乎也都来了。藏家评价,甘肃的藏品不错,是个藏龙卧虎的地儿。大藏家们都冲着连环画“甘版书”而来,陇剧《枫洛池》连环图画书,敦煌壁画故事连环图画书,都是藏家眼中的“宝贝”。


  在交流会现场,记者了解到,交流会、拍卖会都非常火爆。藏家纪先生对记者说,一位兰州“连友”告诉他一天卖出6000多元,60开本、97品的《李全洲》,以1000元的价位卖出,让他吃惊不小。事实上,记者也了解到,在前一天的“拍卖会”上,一本书拍卖出一二千元,甚至几千元,并不少见。与藏界对连环图画书的追捧,以及连环图书画飞涨的价格,可见收藏交流会的红火。


  “原来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竟然能卖到几百、上千,甚至十多万,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市民杨怡宗拿着一本儿时就看过的《红楼梦》连环画,感慨万分地说。


  前来逛隍庙的张贤明女士说:“小时候为了多看几本小人书,经常拿早点跟同学换,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也买了小人书,小人书打开了我童年的世界。”


  “连环画”藏家眼中的朝阳产业


  已有十多年藏龄的天津藏家贾世涛说,连环图画书的收藏“前景”和“钱景“都非常不错。与共和国同龄的北京藏家马建国,在全国各大报纸甚至中央电视台都多次露过脸,被称为国内连环画收藏界的一面旗帜。当日,记者接受采访时,更坦言“连环画”收藏在他眼里就是“朝阳产业”。


  马建国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书”爱好者,小时候就拿玻璃弹球跟同学换“小人书”,本来家里就积攒了大量的书籍。1997年,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一本七分钱的“小人书”拍了几百块钱,便萌发了专业收藏的想法。2000年开始他便大手笔的收藏。后来,在北京开了专门销售连环画的“连藏馆”,名震全国。


  “十多年来起起落落的收藏经历,让我明白这是个‘朝阳产业’,要做好就要转变观念,就要耐心栽梧桐树。”马建国深有体会地说。


  作为全国的大藏家,马建国对兰州之行也感触颇多。他说:“我来兰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传承连环图画书而来,连环画是‘传统手工艺’,现在孩子们喜爱的那些漫画是‘洋快餐’,跟咱这没法比。”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