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收藏——符牌研究家邵华伟访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贝勒”背满文牌符,满文尚未破解


        邵华伟,生于1972年,沈阳人,1993年毕业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高级工程师。


  邵华伟老师对符牌的定义:


  【符牌】书于木片上的信物凭证,其用法为合。


  【解释】 符最早见于《史记·五帝》:“轩辕氏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道出了其使用之法为合。符制当起于此。符的具体解释见于汉刘熙《释名》:“符,付也,书所敕命于书上,付使传行之也”。介绍了其制为上有书。汉许慎《说文解字》:“符,信也”。介绍了其功能为信物凭证。


  牌,南朝 《玉篇》:“牌为牓也”。宋《集韵》:“牓,木作,木片也”。可知牌的初意为木片。


  中国文物网:您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的?


  邵华伟:我搞收藏的时间计算起来并不算太长。刚开始接触是在98年在天津工作期间,我购买了一对香炉和一对镇纸,香炉具体花了多少钱忘记了,但我清楚的记得那对镇纸花了80元钱。现在这两对赝品仍然还放在我家里的博古架上呢。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态去购买,现在记不清楚了,可能是有一种潜意识的爱好吧。虽然是赝品,毕竟是我第一次开始接触到收藏,所以我将其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中国文物网:为何钟情于符牌的收藏?一般您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得藏品?


  邵华伟:之所以钟情于符牌收藏,首先我认为它是一种收藏钱币后的正常的发展方向。牌符和钱币有着几个共同点:其一为材质相同,都有着金、银、铜、铁、铅等材质;其二为形制相同,上面都记载着文字。虽然钱币和符牌的用途不同,没有可比性,但相对来说:牌符上所包涵的文字信息量要大于钱币。所以说从收藏钱币转变到收藏牌符或收藏印章,都是事物一个正常的发展和转变。其次为所处的地域的原因,可以说辽、金、元及后金这四个北方民族除蒙元政权之外,其它三个民族都是地方政权,所以其朝代的牌符存世量北方要大于南方地区,或者可以说有的牌符在南方几乎都是看不到的。接触多了后发现牌符收藏由于其地域的局限性,造成了它尚属于一个冷门收藏门类。再有就是大部分牌符未见史籍记载。这样一来,使得牌符收藏的研究价值要高于收藏价值,也可以说是一个尚未进行专门研究的门类。所以牌符收藏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北方民族的民族文字体现到了牌符上,它传递给现在人们的信息虽然大部分尚未破解,但破解后其验证历史、补充历史、文字研究等许多方面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获得牌符的渠道主要还是来源于东北三省及东蒙的古玩交易市场。


  中国文物网:符牌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是做什么用的?


  邵华伟:符牌的记载根据我的查找应该是最早出现在《史记·五帝》当中。另外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所查找的诸多资料中,居然没有发现符牌的定义,所以我就斗胆给符牌下了一个定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符牌”,那个词条就是我编辑并上传的,权当抛砖引玉之言。符牌最早的功能是用在军事上,主要功能是调动军队的信物。 


  中国文物网:符牌有哪些分类?在各朝各代有什么样的特征?有什么样的历史渊源?


  邵华伟:符牌的分类从大的种类可以分为信牌、调兵传令、绎递、制度牌及军队代用币等几种,细分如职官牌、官署牌、夜巡牌、姓氏牌、从人牌、出入牌等皆可定义为信牌一类,类似于今天的身份证明。例如元代的圣旨金牌或明清及朝鲜李朝的马牌等,可以说都属于信牌的一种,它说明了持牌人所享有的权利,是一种凭信牌;鱼符、虎符、鹿符及龟符等都属于调兵符的种类;制度牌体现在北宋和辽代的印牌;军资、军费及军饷牌皆属于军队代用币性质的牌符。当然还有许多特殊用途的牌符,如金代军队骑兵的号牌、清乾隆时期的盐牌、义渡牌、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牌符在北方民族统治的各朝各代的特征几乎相同,从辽、金、元、清甚至包括西夏的牌符中可以看出:其都有金、银鎏金、铜鎏金、银、铜等材质。辽、金及清都有木质牌符;元代有铁质的牌符;个别朝代还有使用象牙、玉质的牌符。其文字的形制有阴文、阳文及双勾阴文三种。特征几乎相同说明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在我收集的牌符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有三种形制皆源于辽制。从而证明了元、清及西夏皆为流而辽为源。


  纵观中国历代符牌,可以说牌符开始形成体系的朝代应该是辽代,它开创了中国牌符制度的先河。


  中国文物网:现今文物市场上的符牌作假情况如何?应该如何去辨别真伪?


  邵华伟:现在市场上牌符造假的情况还谈不上是“灾区”。毕竟它属于冷门收藏,且大部分牌符尚未公诸于众。只局限于在以裴元博老师为首的有着共同爱好的几个朋友圈内交流。但裴老师在其博客中发表的部分牌符在沈阳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赝品,如契丹文“天云军”、大辽关防等。收藏爱好者不得不防啊!


  至于判断真伪,对搞收藏的朋友来说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假如搞牌符收藏是源于钱币收藏的藏友们,鉴别的方法和钱币辨伪几乎相同,所以把握性要大一些。直接进入牌符收藏的藏友们就得需要一个过程了。所以说最主要的鉴别方法还是凭靠收藏经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代“左卫阿速亲军百户统领 中书礼部元统三年七月造施”牌符。


  八思巴文破解为:“管军百户印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代“左卫阿速亲军百户统领 中书礼部元统三年七月造施”牌符。


  八思巴文破解为:“管军百户印契”


  中国文物网:您在收藏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情?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邵华伟:搞收藏的朋友们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我也几乎都品尝过了。难忘的事情也有许多,说一件高兴的事情吧,对搞收藏的藏友们来说高兴的事情就是捡漏。我曾经花了30元钱购买了一块铅鎾,鎾属于战国时期楚币。嘉德曾经拍卖过一品铅郢爰,他们将其定义为瘗钱,这个观点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因为铅郢爰有着切割痕迹,切割痕迹代表着其为流通货币,否则不应该存在着切割。同样,我收藏的这品铅鎾也有切割痕迹。


  由于鎾的存世量非常少,所以很难找到关于它的研究文章。华光谱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里录入了一品,正是因为存世稀少,所以大多数藏友们可能没太注意。这样就给我提供了一个捡漏的机会。


  每个星期六我都有上市场的习惯,有一次我在市场上发现了它,当时就感觉它的形制和楚金相似,但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钱币。东西一看是开门的老,由于其为铅质断代有一定困难。卖主要价100元,我还了个20元,当时没有成交。回到家后我查了有关资料,在书中我查找到了它,当时非常后悔怎么没买下来。下个星期六我早早的赶到了市场,但找了半天也没看见卖它的商贩,使我后悔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又到了星期六,终于让我又发现了它,仍然没有人过问。我按捺住了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出价30元终于如愿以偿的将其纳入了我的收藏。


  现在关于牌符收藏我最大的感触是:研究古代北方民族文字的人太少了。


  我收集有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老满文、满文牌符,大部分都没有破解。我觉得对自己的藏品没有研究明白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情。好在契丹文有裴老师及陈传江、陶金等良师益友的帮助,女真文有《女真文辞典》作参考,西夏文可以参考《夏汉字典》通过四角号码来查询,满文可以通过香港的tenzin老师帮忙破解。但可惜的是由于参考资料特别贫乏,使得破解进程极度缓慢。由于八思巴文没有找到可以帮助的朋友,逼迫得自己开始学习破解。虽然研究有一段时间了,也有了一些心得,但苦于没有找到可以交流的朋友。另外八思巴文有的是译写蒙文、藏文、梵文,并不都是译写汉文。使得破解八思巴文几乎成了无法逾越的屏障,破解速度也相当缓慢。


  最后感谢中国文物网能够给我提供这么好的和藏友交流的机会,谢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