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老战士王洪信口述:我和17位战友夜袭水原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60周年前夕,时任志愿军某部排长的王洪信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家中,向记者讲述了夜袭水原城那次惊心动魄……

    柳青画作《夜袭水原城》。当时的王洪信。如今的王洪信向记者讲述。

    水原,位于汉城市南44公里处。1951年1月25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八勇士”曾把这座当年南朝鲜首都的卫星城搅了个稀里哗啦,把仰仗飞机大炮等武器装备优势的美军守城部队打得屁滚尿流。

    这次令美国大兵胆颤的奇兵夜袭战,史称“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几天前,当年的“十八勇士”之一王洪信,时任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7团3营8连1排长,在沈阳市铁西区的家中,向记者讲述了夜袭水原城那生动豪壮的战斗场面。

    【战争背景】奉命捉“舌头”

    抗美援朝战争之初,仅两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把麦克阿瑟统领的曾横扫西太平洋战场的劲旅从鸭绿江边撵回“三八线”。 1950年12月31日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也仅仅两日,“联合国军”防御阵地即被全线突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转入战役追击。战至1951年1月4日上午,志愿军第50军148师442团率先攻占汉城。随后,第50军各师渡过汉江,继续向南追击逃敌,其中第442团1营曾一度追至“三七线”上的平泽,成为志愿军攻击最远的一支部队。

     1月8日,第三次战役结束,志愿军主力转入休整,准备于两个月后再发动春季攻势。志愿军第50军停止追击后,将已推进至“三七线”上的部队全部撤回至水原以北山地转入防御,部队动员:我们在前面顶着,掩护主力整补,准备打大仗!

    根据防御部署,第149师447团奉命坚守水原城以北的白云山地域。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新上任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李奇微发现,志愿军三次战役的周期均为一周,显然,这是志愿军在无制空权、后勤补给难以接济的条件下,步兵携行量仅能支持的作战时间。

    发现志愿军客观存在的弱点后,美军迅速从日本、欧洲和本土的驻军调集大批老兵补充部队,将原驻防釜山的美第10军调至“三七线”附近。美军集中了5个军共16个师、 3个旅、 1个空降团,计23万余人的地面部队,在远东全部航空兵、装甲兵的掩护下,分东西两线,由西至东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责任编辑:杜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