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年文物被毁,谁遏制挖掘机下的贪婪

河南省唯一一个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是国家重点林区,如今却遭到采矿者的毁灭性破坏。(2010年8月4日《大河报》)

旧石器时代是华夏文明起源的基础,一个拥有3万年历史的文化遗址无疑是华夏文化的瑰宝。就因为山上有丰富的铁矿石和矸石(含氧化铝),这些铁矿石和矸石可以换来大把大把的钞票,而引来一辆辆挖掘机将其践踏得满目疮痍。

近年来,各种遗迹遭受个人或小群体破坏的新闻不时充斥耳边。比如,河南郑州商城遗址,已成私搭乱建、乱排污水和偷取黄土的地方;内蒙古境内古长城也早已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对此,我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难得惊讶。河南省唯一一个拥有3万年历史,被贴上“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林区”的护身符后,仍难阻“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命运。这无疑深深触痛了社会本已麻木的神经。

今年6月,博爱县文物局、国土局、林业局及当地派出所到现场联合执法,老板则在联合执法之前就转移了挖掘设备。过了十多天,这伙人卷土重来,继续挖掘采矿。这回,这伙人还向当地村民扬言:“我们的‘后台’硬,上面的事都已摆平!”——“后台”!一个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寓意着当下文物在权力关系面前的无奈。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后台”上究竟是些什么人?相关部门应该给公众正确答案,执法部门也务必将其绳之以法。

除了一些个人或小群体因为利欲熏心大肆破坏文物外,很多地方政府则在GDP的驱动下,打着各形各异的招牌,使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在各地烟尘滚滚的大拆大建进程中轰然倒地。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早已被改为夜总会,大理为扩建公路使唐代建筑龙首关面目全非,江苏镇江的大运河边宋元粮仓被毁……文物为经济发展“让路”似乎已经成了很多地方习惯的做法。

文物,是先辈留下的不可再生的遗产,我们必须要用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标志着古代文明、人类发展的六堆寓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延续至今,已经有了3万年历史!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使数万年延续下来的古代文明、文化毁于一旦,这是历史责任,是祖先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政府部门对待文物的态度或多或少影响到那些利欲熏心的个人或小群体,在利益、政绩面前,政府必须要先做好自己,认清自己保护文物的神圣使命,这也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在文物面前,政府和一些个人不约而同都露出贪婪狰狞的嘴脸,那么还有多少文物古迹毁灭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