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博展馆看形态与色彩牵手

  逛世博,在被各国的文化所吸引的同时,园区内别具特色的场馆本身也成为世博会最大的看点之一。各色外“衣”和深厚内涵的相融,使这些极具观感的建筑通过钢筋水泥,让人们贴近艺术,让艺术走向城市。


  走进世博园,首先震撼我们眼球的就是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展馆外“衣”,因为它们的装扮,这些或大或小的展馆个个气质高贵、气宇轩昂。


  藤编的、纸制的、钢铸的,青草点缀、红灯装点,缤纷亮丽的展馆“衣裳”在传达环保、绿色、可持续理念的同时,无不散发着艺术的气息。


  对文化内涵的追求,使这些展馆“外衣”显得气度非凡。那些奇特的造型,配合细节上的精美细致,勾勒出或沉着大气,或玲珑别致的形态,在实现了设计师的艺术理念之外,更多的是表达了具有各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对人们理解异国文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展馆的“外衣”布置,其本身也构成了展览的一部分,成为世博会园区内不可不看的风景。


  动感韵律的展现,是展馆“外衣”的又一特色。在这目前世界上半导体照明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园区,世博夜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观赏点。夜,是展馆“外衣”各显神通的舞台。借助灯光,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明与暗的编织、光与影的交互,仿佛琼楼玉宇,诉说着美轮美奂的神话故事、艺术韵味。


  形态与色彩牵手、静谧与律动结合。走进世博,让我们直面那些奇妙的展馆和它们的“时装”,感受艺术元素在世博园区内的大展身手。或许,世博就在向人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让艺术走近生活、走近城市。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