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建寺庙发现"镇宅鹅卵石" 或有近千年历史(图)

 

测量鹅卵石的大小

 

    昨日,安溪读者郑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报料称,工人在复建当地一座寺庙时,从地下挖出一块鹅卵石,可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昨日,在安溪县金谷镇郭圣王诞生祖居里,记者看到这块花岗岩鹅卵石,褐色的石面上针状气孔清晰可见;这块鹅卵石最长的地方有36厘米左右,周长达114厘米;用秤称一下,居然重达44公斤。而且这块鹅卵石虽然体型较大,但却十分匀称,将它放在地上,用手一拨,居然还滴溜溜地转起来。

    当地旅游区管理处负责人赵万超告诉记者,去年复建郭圣王诞生祖居时,工人挖地基发现一些瓦片和古砖,往下挖了1.5米深后就发现了这块鹅卵石。“当时大家都觉得十分稀奇,而且庙里有一口‘灵泉’,因此就将这块鹅卵石称为‘灵石’。”赵万超表示。

    据安溪县文管办副主任黄炯然介绍,与这块鹅卵石一起出土的还有几块古砖,上面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经过相关考古专家鉴定,古砖上的花纹可能是宋末元初的花纹,而且古砖较厚,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因此鹅卵石埋在地下也有近千年历史。黄炯然推测,这块鹅卵石可能是当时的人们从溪中捡回,埋于地下镇宅,过后就深藏地下近千年,直到去年工人施工,这块鹅卵石才被发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