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岭南古琴文化

  据报道,由白沙街道办事处举办的“白沙文化节”不久前拉开帷幕, 7月23日晚举行的白沙古琴专场演出,为市民带来了一场高雅艺术的盛宴。相关人士透露,我市正在努力把岭南古琴文化发扬光大,请回“娘家”,弘扬这一与本土有关的中华传统文化。


  恕笔者孤陋寡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门人,知道侨乡与古琴的深厚渊源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但相信存在这种知识空白点的江门人不止笔者一个,这说明就现时的社会认知来说,仍不足以营造出发展古琴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记得笔者有次到无锡听课,老师向学生提问:“你有何特长?”一学生大声地回答:“弹二胡。”笔者心里暗想,现时大家都以弹钢琴、拉小提琴为荣,此学生为何会学有点老土的二胡呢?转念一想,无锡正是二胡演奏大师阿炳的故乡,无锡人以阿炳为骄傲,自然争相学二胡了。笔者以为,我市要把岭南古琴文化发扬光大,务必要加大力气让市民了解、熟悉、喜欢此乐器,并参与到此乐器的学习与欣赏中。


  首先,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古琴文化传播中心。本中心应负责两方面的任务,一则是对内普及,一则是对外传播。对内普及,就是面向市民群众,特别是中小学生传授古琴技艺。鉴于现时学琴的费用不菲,把许多有兴趣的市民挡在门外,政府应该给予资助,让市民能够用较低廉的价钱学习琴技。对外传播,就是向世人宣扬江门古琴的魅力。笔者曾到古城丽江,此地有个由宣科领衔的纳西古乐团,演奏的都是由中华古乐演化留传而来的纳西古乐,游客到此都要慕名前往欣赏,成为丽江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市是否可以在时机成熟之际,成立一个古琴乐团,专门演奏《古冈遗谱》、《悟雪山房琴谱》等古琴谱,乐团除了到外地演出之外,还可以为前来江门旅游的客人献艺,并把其打造成江门旅游的品牌项目。


  其次,与高校联系,成立江门古琴研究会。现时对江门古琴源流、发展及影响的研究,应该说仍有许多空白,要使江门古琴在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拿出更多的支撑材料与研究成果。这就需要成立专门从事古琴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学术团体。如果说古琴文化传播中心重在实践推广,古琴研究会就是重在理论探索,两者配合就能相得益彰。


  再次,与中小学联系,打造“古琴特色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我市早有成功的经验,现有以围棋、书法、网球、太极拳等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把特色项目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我市可考虑将古琴引入中小学,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学校成立“古琴特色学校”,以此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古琴在中小学扎根,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定能培养出此方面的人才,使岭南古琴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把这一独具侨乡特色的传统乐器发扬光大,将对我市的名市建设添上光彩夺目的一笔,定能使江门之名传得更远、更响。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