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勇士抗美援越追访 老兵拍下3000张战地照片

 

孙化奎收藏的《战地红花报》

 

 

绣着德语“心”字的方巾

 

    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完成了一份5000字抗美援越回忆录———

    遗物中包括两大本完整的《战地红花报》


    40多年前,扬州老兵们不但在抗美援越战场流血流汗,更对那场战争作了第一手记录。7月25日,本报曾刊发《老兵献出两本抗美援越日记》的报道;昨天,记者又拿到扬州老兵当年拍下的8张照片。它们的拍摄者孙化奎,当年专门在战地小报社搞文字及摄影报导,共拍摄了3000多幅照片。

    战场上带着爱的信物

    昨天,记者推开了孙化奎家门。斯人已逝,房屋的布置依然保持着老孙在世时的模样。孙夫人从一个拾掇得非常整洁的方盒里,捧出了一大堆老孙关于越南战场的遗物:两大本完整的《战地红花报》、一张“五好战士”奖状、毛主席颁发的慰问信、一方绣着德语“心”字方巾及昆明人民赠送的刺绣等。

    在众多的纪念品中,一块桔红色的尼龙布特别抢眼。那是美国人被俘后留下的降落伞布,当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剪下来作个纪念,老孙也顺手剪了一块,寄给了远方的爱人。

    部队进行援越抗美宣传动员前,曾放假一周。可孙化奎没有回扬州,而是跑到南京大学看望正在读书的好同学,也就是后来的妻子。当时,他们并没有确定恋爱关系。一次,孙化奎突然问:“如果有一天,我打仗打残废了怎么办?”“随便你是缺只胳膊还是少条腿,只要人活着回来就行了。”

    孙化奎如释重负般笑了。此时,她拿出一枚白色的方巾,上面有她亲手用德语“HERZ”大小写绣成的两个“心”字。后来,不管战争有多么残酷,这块方巾都始终放在孙化奎身边。

    昨天记者打开那枚方巾时,它还是簇新的;鲜红的“HERZ”字,还是那样的跳跃动人。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