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前首相夫人切丽忆唐宁街岁月 四重身份的女性

 

切丽·布莱尔 摄影/时鹏

 

    1954年9月23日,一个女孩出生在英国利物浦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代,父亲早早离弃母女俩,这个女孩完全由母亲和奶奶抚养成人。

    这段经历对她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独立、有主见、率直。十几岁时,她就给自己树立了目标——未来英国的女首相。此后的岁月,她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坚定。

    数十年后,这个女孩终于站在了国际舞台,万人瞩目。不过,她并没有成为首相,而是成了首相夫人。

    她叫切丽·布莱尔,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夫人。

     2010年7月27日上午,切丽来到杭州,参观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据随行的翻译说,此次切丽是来考察阿里巴巴的,如果一切顺利,她的一个针对女性的慈善事业网站会与阿里巴巴进行合作。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在阿里巴巴的枫林晚书店,对切丽进行了采访。 

    唐宁街岁月

    当布莱尔一家还住在英国首相府时,切丽有时就像一只翅膀张开的母鸡,随时随地保护着丈夫和家庭,曾大骂记者没有职业素养,甚至人前人后从不掩饰对另一位前首相、将布莱尔逼下台的布朗的厌恶之情。

    离开首相府、远离媒体盯梢后,切丽似乎不再那么“剑拔弩张”,越发显得从容、柔和起来,也更能中肯地看待过往的一些“纠葛”。

    我和英国媒体之间没有战争

    很久以前,我们就知道,切丽跟英国媒体关系不怎么好。在2009年出版的自传《道出真我》中,切丽是这样描述的:“……早已守候多时的摄影师们更有机会靠近,大呼我的名字,一阵阵狂拍之后,是一串串讽刺:‘留恋唐宁街吧?……我们会想你的’……忍不住心头的愤怒,我脱口而出:‘再见,我才不会想你们!’”

    我们对切丽的采访,就从她和英国媒体的关系开始吧。

    都市快报:在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府),您生活了10年,就与媒体打交道这个角度而言,您觉得自己是否扮演好了首相夫人这个角色?为何您与英国媒体之间会爆发“战争”?

    切丽:(笑)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和英国媒体之间不存在战争。

    就拿《每日邮报》来说吧,这是一份跟我丈夫持不同政治立场的报纸,托尼(注:布莱尔的名字)担任首相后,《每日邮报》总是刁难他。我丈夫曾经告诉我,抱怨英国媒体,就跟抱怨英国天气一样(没有意义)。媒体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你既然是公众人物,就必须学会和媒体“共存”。

    我可以举个例子,1997年的某一天,托尼刚刚当选英国首相,我们还没有搬进唐宁街10号,而是住在米斯林顿(注:音译)。一大早就有人来敲门。警卫说,有人来送花,非让我亲自接收。头天晚上,我睡得很晚,所以只好披着睡衣、穿着拖鞋去开门。开门后才发现,门口有很多照相机正对着我。那一刻,我意识到,丈夫看到照片后,一定会很不高兴。

    我不想谴责布朗

    自2003年布莱尔带领英国坚定支持美国前总统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后,他的支持率不断下降。2004年9月,工党的地方选举成绩滑坡,布莱尔首次遭遇逼宫。2007年5月10日,在工党内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布莱尔不得不宣布一个月后,让出首相宝座。

    在反对布莱尔的人中,有当时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英国《卫报》曾报道说,切丽深信布朗企图“篡权”,多次“吹枕头风”催促布莱尔解除布朗职务。

    都市快报:您在回忆录中提到,布朗很早就对首相的位置虎视眈眈,时机未到就已开始对布莱尔施压,请问您如何评价布朗?

    切丽:我得强调的是,任何一个有雄心的(英国)政治家都想成为首相。所以,我并不想谴责布朗当年逼布莱尔辞职这件事。我丈夫同样也希望成为首相。作为托尼的妻子,我当然希望他自己能够决定何时离开(唐宁街10号),而不是迫不得已。

    作为英国首相,布朗做了很多不可思议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经济方面。世界处于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候,布朗在G20峰会上坚持强调不削减政府预算政策,防止通货紧缩。他也做到了。这并不奇怪,10年来,布朗一直担任财政部长,对经济的理解非常深刻。此外,布朗也延续着我丈夫执政时期的一些政策,比如帮助非洲贫困国家。

    我认为,托尼和布朗的组合很强大,他俩的联手使得工党能够连续多年成为执政党。这在工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