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中,没有什么比国内外各大拍卖公司春秋两个大拍更让人瞩目的了。而中国当代艺术在春秋拍卖中的表现,尤其让人揪心。因为随着国力的增强与中国概念的崛起,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地觉醒。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在社会文化及市场的双向牵引下,不断地变迁。这种变迁需要创造,而创造恰好又是当代艺术的核心竞争力。
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当代艺术状况
要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轨迹,就不能不分析一个时间段的市场表现。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1995~1996年出现第一个高潮期,《十咏图》手卷以1980万元人民币成交与《丽人行》横批以1078万元人民币成交带动了中国书画价格的迅速提升。此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调整期。2003年“非典”过后,从2004年至2006年底,中国艺术品市场盘整与整合力量,又迎来了第二个高潮。从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似乎有“三五年一盘整,十年新一轮”的规律。虽然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何时迎来“第三次高潮”可谓见仁见智,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第三次高潮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概括为:国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中国传统艺术品将进一步增大份额;中国艺术品中精品书画、瓷杂等出现前所未有的高价位;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机构将成市场主力与“风向标”;艺术市场规模将迅速放大;经过整合,中国艺术品市场将不断完善、规范,拍卖市场逐步洗牌,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投资者与藏家承受能力增强,更趋成熟、理性,收藏文化的兴起推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整合能力迅速增强,以大中华圈为中心的推动,再加上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特别是香港与北京的呼应,推动了亚洲艺术品市场复苏与整合发展的步伐,逐步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与中心。以香港为中心的世界两大拍卖巨头的表现,历来吸引着来之各方面的目光。继2009年秋拍之后,今年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得春拍的提前亮相,可谓是格外令人瞩目,因为他们的表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会不断地引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新一轮行情。近日,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季拍卖会落幕,估价13亿港元的2400多件拍品拍卖总成交额接近20亿港元,创造了香港苏富比历年来最高总成交纪录。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总成交额6929.2万港元,占成交额的近3.5%。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总成交额10260.9万港元, 占成交额的近5.2%。其中赵无极画作《4.4.1959》以2082万港元成交,为估价的两倍。当代亚洲艺术总成交额14488.1万港元, 占成交额的近7.3%。其中刘野的《金光大道》以1914万港元成交,创画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中国书画总成交额41821.2万港元, 占成交额的近21%。创香港苏富比历来中国书画拍卖之最高总成交额。其中傅抱石《对弈图》以3874万港元成交,齐白石《虎》也以3202万港元高价成交。名贵腕表总成交额5364.6万港元,占成交额的近2.7%。创香港苏富比历来名贵腕表常设拍卖的最高总成交额。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总成交额40878.3万港元, 占成交额的近20.4%。刷新香港苏富比珠宝及翡翠首饰最高拍卖总成交纪录。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总成交额75108.6万港元, 占成交额的近37.6%。创香港苏富比历来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之最高总成交额。其中,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9586万港元成交,刷新御制玉玺世界拍卖纪录及白玉世界拍卖纪录(如图1所示)。苏富比严选拍品, 中国买家积极参与,顶级珍品深获藏家热烈追捧。本次拍卖见证了亚洲在世界拍卖市场中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从2010年国内春拍及香港苏富比,以及对香港佳士得春拍的估计,当代艺术品板块与传统的板块相比,无论是从价值认知与信心,还是质与量,都说明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成长还需要有一段路要走。
图1 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拍各板块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比例图
(数据来源:中国画廊联盟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中国当代艺术从开始成长时,面对西方买家与关注高喊狼来了,到在一个平台上与狼共舞,再到称为来自东方的一匹狼,其变迁可供人玩味。从目前来看,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要进入回暖的轨道,有三个标志:一是诚信治理找到了有效方式与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诚信危机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回暖就只能是“小阳春”,而永远都无法迎来艳阳天,无论用多么艳丽的词藻,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目前艺术品行业信用制度的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是任何一个市场成熟的标志所在。二是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发育壮大。一个没有资本市场支撑的现代经济市场,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市场。如果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得不到切实的发育与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所谓回暖就只是昙花一现。流动性是资产的生命线,而拍卖市场的表现好于画廊市场及私下交易市场是一事实。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决定并影响当代艺术品市场,尤其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三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体系及其市场机制的发育,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我们不可预测,同样,一个体系不健全、机制未建立的市场很难渴求其健康与快速的发展,除非我们有足够的信息共享与经验的支撑。我们只能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尚处在原发性的成长初期,由于发展的基础存在缺失,随机性与偶然性大量存在,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深入挖掘。从中国拍卖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成长的历程从发轫到不断壮大,最后逐步成长为中国拍卖市场的五大主力板块之一。因此,在这里对其系统的研究与关注就不仅是一种需要而且是更具时代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