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土筛出"滇王金印" 古滇王国历史重见天日(图)

 

    滇王金印,西汉,高1.8厘米、边长2.3厘米、重89.5克,1959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六号墓出土 (国家博物馆供图)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战国至西汉时期,在我国西南边疆滇池区域曾存在着名为“滇”的统治政权,其始约为楚将军庄蹻定兵此地,发展至汉代因自恃强大,不思归附,汉武帝便派大兵压境,在滇国区域设置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使其继续统领滇民,以此手段迫使滇王归附。此后滇王国再也不见于任何史料中,就此神秘消失了,以至于千百年来,不断有人质疑史料记载,滇王国是否真的存在?

    然而,20世纪中叶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6号墓发现篆书白文、黄金质地的“滇王之印”后,古滇国在历史上的确存在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滇王金印的发现源于古董商的“献宝”。1953年7月的一天,昆明古董商汪发科给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处送来了短剑、矛、钺等几件极具浓郁少数民族风格纹饰的青铜器,主持筹备工作的李家瑞立刻意识到这应当是云南本地出土文物。他一边让博物馆筹备处收购了这些文物,一边积极派人调查文物来源。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54年秋找到了铜器出土的地点——晋宁石寨山。经过试掘,很快发现了两件铸有立体纺织场面和杀人祭柱场面的铜鼓形贮贝器,形象地再现了奴隶社会面貌,是从未见过的精品,引起各方面极大重视。然而最意想不到的重大发现发生在1956年11月,发掘工人在清理6号墓墓坑中的漆器粉末时,竟然筛出来一枚金印!

    考古队员捧着金印,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剔除填土。只见印背上盘曲一条蛇钮,蛇首昂立,背有金色鳞纹,回目逼视,两眼熠熠放光,造型生动,极具自然之态。钮身分铸,然后焊接,印身四边完整无损,光彩夺目。印文錾刻,篆书白文四字“滇王之印”。

    如今这枚造型精巧有趣的金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虽体积不过方寸,但有了它,古滇国位于以晋宁为中心的滇池区域的传说完全被证实,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古滇王国历史重见天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