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合作让中国艺术走入法国主流市场
每年暑期,法国主流剧院的演出季节目单相继出炉。如果说在巴黎这样的大城市,主流剧院指的是几十家大型公立或私立剧院,那么对于外省的老百姓来说,就是遍布法国各地的国立剧院。遗憾的是,巴黎及外省多家著名大型剧院的“新菜单”中往往见不到来自中国的剧目。诚然,这不足以成为中国表演艺术团体缺席法国主流艺术市场的证明,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艺术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仍然较低。如果说通过商业化道路“走出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的话,那么“是否进入国外主流文化市场”则更有理由成为评判“走出去”效果的标准。
纵观近年赴法的中国表演艺术项目,有一些很值得一提,不仅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为法国主流文化市场所接纳,也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不容忽视的趋势:通过合作寻求突破。
门当户对的联姻—— 大型文化机构间的合作
去年,中央芭蕾舞团首次登上有“芭蕾殿堂”之称的巴黎歌剧院的舞台。《红色娘子军》和《希尔薇娅》5天6场的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7%以上,法国前文化部长、国家电视台主席等应邀出席首演,法国总统亦派代表前往观看,《费加罗报》和《世界报》则分别在文化版头条以《在舞蹈中赢得胜利》和《中央芭蕾舞团的长征》为题进行了长篇专题报道,盛况甚至超过中法文化年期间该团在巴黎夏特莱剧院的演出。巴黎歌剧院强大的公关和销售能力固然令人惊叹,两国国家级表演艺术机构的“合作”在项目运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更值得玩味:近5年来,两团新剧合作不断、负责人往来频繁、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多次应邀访华为中芭的历史性演出进行铺垫;而被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尊称为“我们的团长”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团长布里吉特·勒费弗尔女士从剧目选择到宣传推广,再到现场排练的全程关注与指导,则使演出本身具有了合作制作的色彩。
创新之门——法国导演眼中的中国元素
取材于中国传统游戏,由大连艺术学校与法国导演欧和连·伯黎合作创作的现代杂技舞台剧《七巧板》,让法国观众首次见识到7块木板所构建的奇妙世界。巴黎城市剧院的舞台上,被按比例成百倍放大的7块重达100多公斤的巨型木板,在特殊滑轨装置的配合下,似乎变成了能握入手中的七巧板,简洁、轻巧却变化无常。来自大连艺术学校的14名演员在不停变换的几何组合中,演绎着民歌、戏曲和杂技,举手投足间少了些形式感,多了份随性与诗意。出身数学系,以舞台构思精巧、呈现手段多样见长的欧和连·伯黎醉心于现代杂技与舞台视觉的互动,自成一派,曾因代表作《或多或少无穷尽》入围莫里哀戏剧奖,是法国文化部力推的新锐艺术家。与其以往作品相比,《七巧板》在其业已成熟的“视觉戏剧”基础上融进了戏曲、音乐的成分,从而使该剧从主题到形式均洋溢着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化气息。该剧在法国及周边国家两轮巡演超过8个月,法国Arte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对该剧进行了完整的转播。
无独有偶,另一位莫里哀戏剧奖的宠儿,法国著名编导、国立戏剧中心负责人兼南希“桥”戏剧节艺术总监Charles Tordjman与四川省川剧院的合作同样可圈可点。继2007年首次邀请川剧《火焰山》参加“桥”戏剧节,并根据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亲自入蜀对该剧进行改编获得成功后,Tordjman与川剧院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由他担任导演,四川省川剧院、瑞士洛桑维迪剧院以及卢森堡大剧院合作制作的川剧《镜花缘》于2010年完成,并在欧洲进行巡演。
比中介走得更远——艺术团与演出商深入合作
应法国歌露白演出公司之邀,天津京剧院在法国全境及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部分城市进行了折子戏专场演出近60场。京剧在法商演不足为奇,说此次演出是个成功,也不仅仅因为京剧院因此收入人民币200余万元。更为重要的是,首先,演出绝大部分场次由各地的国立剧院承接,直接接触法国主流观众群体,在记者随机前往的几家剧场,上座率达到70%至80%;其次,演出剧目得以有所突破。长久以来,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受邀来法商演的京剧团多以表演折子戏、武戏为主,鲜有演出商敢于涉猎文戏、整部戏,导致京剧艺术在外传播未免失之于片面。受此次巡演成功的鼓舞,演出商已在筹备天津京剧院2011年携一部大戏(《杨门女将》或《野猪林》或《霸王别姬》)来法巡演事宜,且目标直指夏特莱剧院或香榭里舍剧院等巴黎最好的剧场。
随着法国政府一系列鼓励艺术创新措施的实施,以及法国于2008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如火如荼的欧洲文化季的举办,法国作为欧洲传统文化中心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巩固,其对周边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国的辐射力进一步加强,中国舞台表演艺术通过合作形式进入法国市场也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当然,合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开放、包容的态度总是良好合作的开端。任何一种经典艺术形式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就今天的气象。基于对双方传统文化相互尊重的共识,对优秀艺术作品可超越语言和国界的信念,中法双方可以以多种视角、多种方式对其进行理解和诠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