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与生活零距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和丽斌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油画系讲师

从“八五新潮”算起,云南当代实验艺术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实验艺术并不等同于“前卫艺术”或是“先锋艺术”,所谓“实验”,它总是挑战和反叛传统审美艺术,创造新的语言艺术形式。

实验艺术由于自身的实验性和批判性,观众因 “看不懂”与实验艺术产生距离。但是,随着艺术市场的逐渐活跃,拍卖场、画廊、艺术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艺术已经民间化和日常化,涉及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艺术大范围渗透到生活当中。当下的实验艺术,恰恰是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零距离。

真正的实验艺术最关注当下人们的生活状况,是艺术家用最敏感的心去感触社会的变化、时代的情绪,去关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主流阳光还没有照到的社会角落,去谋求另一种说话的可能,去争取另一种话语的权利,因而它应该也正是最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实验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因真实而自由,从而打破“艺术是艺术家专利”的狭隘局限。

实验艺术的实验性并非只是体现在超越传统上,实验语言的推进固然重要,对于本土资源的挖掘也必不可少。将实验艺术中的西方语言本土化,在传统资源中寻找到有价值的元素,并将其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实验艺术的创作中,是推动云南实验艺术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验艺术,是除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外的创造思维扩散。实验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十分有利于培养思维扩张力和创造性思维。当前,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艺术理论素质,使其理解学习当代艺术造型的理论依据、文化思谋与技法形式,积极参与当代艺术实践,成为掌握多种形式语言及材料媒介的艺术界的新生力量。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