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唐西市” 今朝文化新城 彰显历史文化的产业价值
大唐西市“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的主会场。大唐西市博物馆内,唐代样式的街坊店铺鳞次栉比。盛世唐朝之时有一条串连几大文明的通途―――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颗世界商业史上的明珠―――大唐西市。大唐西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在原址上再建的大型文化旅游商业项目,注定不是单简的开发项目。在众多城市还在为历史文化遗迹的传承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而苦恼时,它已承载起一个企业对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敬意,以及把曾经沉重的历史与文化变作动力与资源,寻求发展之道的远见卓识和聪明才智。






盛世唐朝之时有一条串连几大文明的通途―――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颗世界商业史上的明珠―――大唐西市。
1300年前,唐长安城西市是当时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业态最发达、辐射面最广的世界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商人,这些外国客人在西市开设了波斯邸、珠宝店、酒肆等店铺。广为流传的破镜重圆等传奇故事里都有关于西市奇珍异宝交易的介绍。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今天的西安,曾经名闻天下的西市又一次繁荣了起来。
大唐西市再现
去年9月的一天,丝绸之路起点雕塑揭幕仪式在西安正式启动。重建的大唐西市人山人海,一座座仿唐亭台楼阁、轩榭廊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九宫格”中,格外气宇轩昂、古朴雄伟,让市民游人惊叹不已,这是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的主体。
而在流线型的现代化博物馆内,一千多年前的西市遗址就静静地躺在馆内透明玻璃地板之下。众多市民聚集在遗址旁静静观赏、沉思,眼前的一切仿佛勾起了他们对盛唐长安那些荣耀的记忆。
“2001年,当我按图索骥步量西市遗址时,眼前是拥挤破旧的村舍和杂乱无章的棚户小商品市场”,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建中回忆感叹,当时,历史的痕迹完全被湮没、掩盖了起来。
在吕建中决定要再现西市辉煌之后,他先后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聘请历史文化学者全面收集有关大唐西市的文献资料,以全面掌握大唐西市的历史真实,深化对西市的认识和判断。第二件事是委托考古专家对西市遗址深入进行考古勘探,寻找历史的根脉与依据。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做第三件事:再现西市。
“2006年,我们公司开始出资在建设范围内进行考古普查与发掘”,吕建中告诉记者,他们幸运地在西市遗址发现了东北“十字街”遗址,并考证其为唐代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的珍贵遗产,填补了我国古迹遗址的多项空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他主动变更规划设计方案,果断宣布把原定于商业开发的20亩地,用来建设一座具有遗址保护与展示功能的博物馆。
为了重现大唐西市的辉煌,并把它打造成为旅游精品和城市亮点,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加入项目建设队伍。吕建中介绍:“西市‘十字街’遗址及道路系统、沟渠系统、桥梁、周边建筑遗迹都根据考古队的建议,完整保存。”
博物馆诉说历史
在大唐西市“九宫格”的布局中,第四格上矗立着大唐西市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是我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今年4月刚刚建成对外开放。
走入馆中,迎面而来的,是大门两侧站立着的志愿讲解员们热情的笑容,他们统一穿着唐朝服饰。“您好,请问您需要讲解服务吗?”,一位“唐朝姑娘”主动走上前向记者询问。伴随着她认真的讲解,记者参观了馆中的几大陈列板块。
走在一层大厅里,让人有些紧张,因为很大面积的地板都是由特殊玻璃铺就的。穿过脚下的玻璃向深处望去,黄土上布满了来自唐朝的印迹:深深的车辙、整齐的房基、纵横的水沟、并不太宽的石板桥……耳畔回响着“唐朝姑娘”用声音勾画出的昔日景象,眼前掠过一件件出土的文物,脚下踩着历史的印迹,恍如隔世,参观者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长安城西市。
楼上几层的展览部分,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文物充盈库藏。记者看到,有老人带着放大镜在某件展品前驻足细品,有孩子边走边看边听着父母讲解的历史故事,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伙伴安静地看着文字说明……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等知识的殿堂。
“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三千余载。”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告诉记者,“针对博物馆的兴建,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了2.1亿元,开辟了我国民营资本保护遗址与兴办博物馆的新途径。”
“大唐西市博物馆可以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发展民办博物馆的一个良好借鉴。”在2010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张柏这样评价道,“它不仅是我国首家民办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一座按博物馆规范进行建设和管理的博物馆。特别是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建立健全民办博物馆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民办博物馆的法人财产权,可以成为国内民办博物馆体制创新的一个成功示范。”
文化产业创造繁荣
把历史陈列在博物馆里,如果仅仅是这样,决不能称其为大唐西市的再现。毫无疑问,西市的繁荣在于商贸,再现西市就必须重现商业的繁荣。
位于博物馆三层,有一个叫做“百工坊”的展馆,在5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一间间唐代样式的街坊店铺鳞次栉比,香料珠宝、丝绸刺绣、茶阁卜肆、纸笺书行等多种反映丝绸之路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门类在这里一一呈现,开市锣鼓声响起后,观众便可进入参观、参与制作、购买商品。
事实上,从博物馆走出,在大唐西市“九宫格”的其他格子上游逛,游客们便会发现,这里真正是一个商贸中心。一、二、三、六、九格布局着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各式各样的商业区;五格将建成一栋星级酒店;七格、八格之上则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性专业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
这个占地近5.4万平方米的古玩城,集文物商店、艺术画廊、拍卖行、鉴定评估中心、典当行、跳蚤市场于一体,具备了展示、交易、拍卖、鉴定、修复与保护等多种功能。记者刚刚走进,就被“大唐西市―诚挚’2010春拍”的大型宣传广告所吸引,拾级而上,穿过书画预展厅,在瓷杂预展区,记者见到了大唐西市诚挚拍卖有限公司的古玩杂项业务主管马文宝。春拍”的大型宣传广告所吸引,拾级而上,穿过书画预展厅,在瓷杂预展区,记者见到了大唐西市诚挚拍卖有限公司的古玩杂项业务主管马文宝。
“诚挚拍卖行成立十多年了,去年古玩城一开业我们就入驻了,这次春拍是我们搬来半年多的第三场拍卖。”马文宝告诉记者,“西安市古玩市场管理办公室设置在古玩城里,文物鉴赏、评估、修复专家在这里都很齐全,所以古玩城的生意一直很好,拍卖行情也在上涨,去年秋拍我们拍出了1000多万元的成交额。”
在一楼一家专营玉石的店铺里,经营者杨姐告诉记者,西安的古玩市场一直很繁荣,像八仙庵、小东门、朱雀路、书院门等地都是店铺扎堆、藏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自从大唐西市国际古玩城开业以来,原来散落各地的店铺都纷纷在这里租了铺位,搬了过来,市场的聚集效应逐渐显现。“我做了十几年玉石生意了,也是去年从别的地方搬来的,主要是冲着这规模大、管理规范,而且周围的商业慢慢地旺了起来,人流量很大,客源也就相对多一些。”杨姐说。
穿过一栋栋仿唐建筑,广场上来自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正展示着各自的高超手艺和产品、小吃一条街上聚集着西安各地老字号带来的地道风味,冲着“海外文物回流展”和“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而来的爱好者络绎不绝……
虽然大唐西市尚未完全竣工,但这里的商贸、旅游、文化交流已经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与千年前的大唐西市相比,繁荣是相似的,不同的是,今天这里的一切透出了更浓的文化味,甚至许多商业本身经营的就是文化产品。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如此之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