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被占用文保单位安全隐患多 腾退路漫漫

  2010年7月17日上午,位于北京市张自忠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院内一户居民家中发生煤气泄漏,赶到的大型消防车却因院门太矮而无法进入。没有消防通道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消防隐患,令人不禁对这处国保单位的命运增添了几分担忧。


  消防车无法入内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也就是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变更官署,原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同时新建陆军部办公楼群。1910年12月清政府成立海军部,选择1907年陆军部东侧新建的清贵胄学堂为办公楼,两部共用一座大门。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和国务院就设在这里。


  据了解,7月17日上午,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院内的一户居民家中煤气泄漏,邻居发现后迅速拨打119报警,消防车很快赶到。由于全院只有大门可通车,且门楣不及消防车进入的高度,消防队员只得跑步进院救援。幸好,房主发现煤气罐泄漏并及时关闭阀门,才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院内居民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也由此逃过一劫。消防车无法入院救援的意外情况,着实让院里的居民们捏了一把汗。


  由于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被用作办公楼和居住区,院内乱堆易燃杂物、乱拉电线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上电器线路安装不规范且部分线路严重老化等隐患,北京市文物和消防部门曾先后多次下发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和重大火险隐患亟须整改函,但是目前情况仍不容乐观。


  实际上,这次火灾险情并非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近两年来发生的第一起安全事故。去年10月21日晚,一司机在欲进入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停车时,将大门口的抱鼓石墩撞飞、大门撞坏。今年3月3日,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大门又一次被欲驶入院内车辆撞损。至今,大门撞损处仍未修复,尚被脚手架和围挡封住。


  据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大院的使用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考虑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增设消防通道。而消防部门则表示,将对该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消防隐患进行排查,督促整改,消除存在的消防隐患,以更好地保护这处院落。


  腾退之路漫漫


  相对于段祺瑞执政府旧址的有惊无险,有些文物就没这么幸运了。去年12月12日清晨,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古建筑拈花寺内西配殿起火,过火面积达60多平方米。


  拈花寺和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占用的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在北京300余处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中,被单位或居民不合理使用的约占六成,其中存在火险隐患的占七成;在近3000处古建筑中,被占用的更是高达九成五。这些被占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都存在房屋年久失修、没有消防通道或消防通道狭窄、无消防栓、居住人口过密、私搭乱建严重等问题,加之用火、用电、用气大量增加,加重了火灾等危险程度。


  要想真正解决这些被占用文保单位的安全隐患,唯有让占用者尽快搬迁腾退。早在2005年,季羡林、侯仁之、郑孝燮、梁从诫、罗哲文等10位专家学者就曾联名发出倡议书,呼吁占用部门尽快腾退修缮,并早日对社会开放,但这一顽疾解决起来仍然困难重重。如果腾退,需要巨额资金予以安置。虽然北京市每年都会增加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的资金投入,文物单位也会筹集部分资金进行整改,但是要满足所有文保单位隐患彻底整治的需求,所需资金缺口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内及周边有居民逾4000户,要完全搬迁腾退,需要经费约100亿元,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拿出如此巨额的资金实施彻底搬迁。


  另外,现有法规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搬迁腾退、居民补偿中的具体规定等缺乏可操作性,加之文保单位所有单位和占用单位、居民关系复杂,很难有效协调和理顺,导致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