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承载几代人记忆 连环画如何重焕生机

由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架上连环画”邀请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展览名家荟萃,冯远、刘大为、吴长江、沈尧伊、贺友直、戴敦邦、施大畏、俞晓夫、王弘力、许勇、赵国经、高云等都纷纷拿出优秀作品参展。他们中有连环画家,也有油画家、版画家和国画家,他们之前或现在仍从事连环画

    创作,可以说这些画家的成长之路离不开连环画艺术的滋养和影响。这次展览的新颖之处是“架上”连环画,顾名思义,观为主,读为辅;展厅为主,印刷品为辅。因而,较过去为印刷品而作的连环画有质的区别。

    连环画是美术馆众多展览中非常少见的品种,前来观展的群众多是年龄偏大的连环画爱好者,很多学者一直在呼吁,我们的连环画是否真的老了,如何才能让连环画重焕生机。

    从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从顾炳鑫的《红岩》到华三川的《白毛女》,谈起这些连环画,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因为这些“小人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但是现在,旧连环画是收藏家热衷的藏品,新连环画在大众视野中几乎销声匿迹了;在世的连环画画家也都纷纷步入迟暮之年,难有新作。连环画真的要被时代淘汰吗?

    读者减少 风光不再

    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发展迅猛,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创造出百花竞放的繁荣局面。从1951年到1956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一万余种,累计印数2.6亿多册。这些连环画以健康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很快占领了图书阵地。

    上世纪80年代,连环画发展迎来鼎盛时期。1982年全国共出版连环画册2100多种,8.6亿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出版纪录。《连环画报》在《枫》、《人到中年》等作品发表后,发行量直线上升,最高印行到120万份。连环画创作园地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当今许多知名画家都曾经画过连环画,如范曾、刘大为、冯远等。创作人才的培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还开设了连环画专业,连续招生10年。

    1985年以后,连环画开始走下坡路。连环画画家、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沈尧伊分析说,国画、油画市场化程度增强,价格卖得比较高,主要原因和大众文化转型有关系,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影视作品带给观众的冲击力更强,作为印刷文本的连环画肯定会受到冲击,另外,国外卡通动漫作品充斥图书市场,在多种原因影响下,连环画的出版一下子就降温了。1951年创刊的《连环画报》是中国目前仅存的连环画画刊,目前的销量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8万份骤降到今年的1万份左右。

    目前国内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画家很少,在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下挂名的仅有五六十位。创作状况可以说是青黄不接,过去的专职画家如今都已年老,少有新作,年轻的却没有跟上来,出现了断代。连环画画家李晨说:“连环画这个画种有很大的创作难度,而且很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大画家不愿意去画,一般水平的画家又没有这个功力,因而只能被冷落在一旁。”
来源:光明日报  怡青

[1][2][3]



关键词:  小人书行情 小人书收藏热 连环画市场行情收藏新闻)   小人书行情 小人书收藏热 连环画市场行情鉴定估价)   小人书行情 小人书收藏热 连环画市场行情地摊交易)   小人书行情 小人书收藏热 连环画市场行情商店商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