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现象”就是 现代版郁金香泡沫

当前,一种叫黄龙玉的石头正在重新定义投机炒作的神话:在四五年内,它的价格以数十上百倍的速度上升,以前1公斤几元钱的原石毛料现在价格已经接近几千元上万元了。虽然在市场上已是风生水起,但业内对“黄龙玉到底是不是玉”的争议却没有停止。

300多年前的“郁金香泡沫”作为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投机泡沫之一,之所以能够在郁金香这种植物上发生,有着独到的内在因素,那就是被炒作物品必须在供给上存在一定的先天限制性。“黄龙玉”按照目前的标准来看,是产地在龙陵、黄色为主的黄蜡石,这样无形中也具备了一定的“稀缺性”,因此加上一定概念后才会出现如今的爆炒现象。

任何投机潮都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必然有其幕后推手,才能形成有利于价格操纵和炒作的“导火索”和“引擎”。数百年前郁金香商人组成的行会组织,创造了独特的设立郁金香交易合约必须向行会交“合同费”规矩,郁金香合同买卖与价格控制操纵之间的关系有了关联,最终使郁金香泡沫的疯狂膨胀具备了生存土壤。而“黄龙玉现象”,难免会有地方政府和大型囤货商的影子在其中或隐或现,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这次“黄龙玉暴涨”突然成为一个热点现象本身,似乎也具有相当的人为策划痕迹。

从投机活动的演进规律来看,关于“黄龙玉现象”背后,大型的囤货和炒作准备目前基本应该已经完成,后面必然会出现一些所谓 “珍品”在交易会或者拍卖会上拍卖出天价局面,更为疯狂的上涨达到顶峰,大面积的“出货”也会开始。

是泡沫,总归要破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陡然上升的曲线越疯狂,后面总会对应一个陡然跌落的曲线和漫长沉寂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基本投机市场规律。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