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艺术女神”弗丽达·卡洛作品在柏林热展

        今年7月的德国热浪袭人,但炎热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前来观看墨西哥已故著名女画家弗丽达·卡洛画展的兴致。在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巴乌博物馆,参观的人群在购票处和入口处排起长队,头顶烈日,等待观赏有“墨西哥艺术女神”之称的卡洛的作品。


  卡洛是20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女画家之一,被视为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本次展览从4月30日一直持续至8月9日,共展出卡洛170多幅油画和素描等作品,其中不乏《毁坏的圆柱》《与猴子一起的自画像》《迭戈在我脑海里》等代表作,还有包括墨西哥甚少外借的国宝级作品及许多私人收藏家藏品。


  展览开幕两个多月来,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巴乌博物馆每天都人满为患。在入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不管工作日还是周末,每天馆外的“长蛇队”起码有50米。截至7月初,已有逾15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


  笔者来到“长蛇队”队尾,与耐心等待的葆拉攀谈起来。家住柏林的葆拉是上班族,只有周末才有时间参观画展,但她已是第三次前来观展。她说:“当知道画展要在柏林举办时,我就立刻在网上订了第一天的票。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卡洛的作品,它们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震撼。于是,我觉得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再来。”


  出于安全考虑,组织方要求必须等前一批参观者出来后,才能放行下一批。大约过了10分钟,队伍只前进了2米。一名工作人员走过来说:“希望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恐怕得排三四个小时的队。”


  除德国人外,从欧洲其他国家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大有人在,队伍里时常能听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言。马修和多姆斯告诉笔者,他们是专门从波兰来参观画展的,为此不惜订了周末的高价酒店。两人已经排队等待了4个小时。


  多姆斯说:“弗丽达的画太震撼了,属于那种凡是爱好艺术的人都必须看的作品。我也许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到墨西哥,因此这一次很可能是我能看到如此多弗丽达作品的唯一机会。”


  而卡洛究竟是怎样一位画家,何以有如此魅力,令大洋彼岸的欧洲人趋之若鹜?23岁的德国游客夏洛特这样说道,卡洛在西方早已成为一种符号,她苦难与传奇的经历令人怜悯和惊叹,她的作品、着装、饰物乃至生活态度都成为品味的代名词,甚至许多明星都以她为偶像,其中包括已收藏3幅卡洛作品的好莱坞巨星麦当娜。


  卡洛于1907年出生于墨西哥城,6岁时因患小儿麻痹成了跛足。18岁那年,一场严重的车祸令她脊椎多处折断及右腿严重骨折,不仅令她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更使她一生要与痛苦为伴。她一生经历了大小手术超过30次,最后失去了右腿,1954年在痛苦中去世。


  然而,正是这种痛苦的命运成就了卡洛震撼世界的艺术魅力。卡洛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病床上孤独地度过,因此她的画大多是自画像,将她刻骨铭心的痛苦以强大的张力反映在作品中。色彩绚丽的墨西哥民族服饰、浓密得几乎长成一线的眉毛、上唇淡淡的女人胡须、触目惊心的剖开的胸腔……这些元素成为后来许多绘画、电影、时装等作品的灵感源泉。


  她在世时曾说过,她在画两个自我:一个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的忍受着痛苦的弗丽达;另一个则是大家所熟悉的,表情坚定、不向命运低头的弗丽达。


  为接待更多游客,展方日前宣布,延长每天的开放时间,把开门时间从上午10点提前到9点,关门时间从晚上8点延至10点。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