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发现一新石器遗址 穿越4000年揭秘先民生活

 

    浙江省考古所的张先生向记者展示这次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石钺和石杵 汪剑弘/图

 

    龙游在商周时代称为“姑蔑”古国,秦王嬴政25年设太末县,唐代改名龙丘,五代时才称龙游,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龙游数千年的文明史,现在再次得到印证,7月7日,在龙游县湖镇镇下库村茶叶山背,考古人员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时间初步确定为距今4000年。

    遗址现场位于中铁五局杭(州)长(沙)客运专线附属工程龙游制梁场工地,此前在这里发现了10多座古墓(相关:龙游新发现一处古墓葬群十多座古墓跨越汉代至宋代)。在发掘古墓时,考古人员发现了地面上散落着的石块有些奇怪,仔细一看,竟然是个石器。由此,4000年前先民的居所再现人间。

    文保员黄土堆里发现石器

    龙游县东部沃野千里,一直以来便是文化积累沉淀较多的区域,此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湖镇镇下库村正位于这一文化带上。当地文保员袁成兵就住在遗址附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爱上考古和文物保护的他,此次在发掘古墓时也一直在现场帮忙,尤其是晚上还承担着保护考古场地的重任。

    整个古墓群区就是因为施工才被发现,所以考古场地就是一个大工场,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在偌大的施工现场,那10余座古墓就如同一个个孤岛:每处古墓周边的一圈土堆没有被挖去,耸立在黄泥飘扬中。作为经验丰富的“老考古”,袁成兵就在这样一个个“孤岛”上来回走动。

    7日那天,地面上的一块石头引起了袁成兵的注意,他觉得那块石头有点异常,拿到手上,除去浮泥,袁成兵突然意识到那是一个石器,但无法辨别器型。于是他马上向上级作了汇报:考古现场发现石器了。袁成兵说,石器不好辨认,要不是他见得多了,根本就不会在意那脚底下的一块小石头。

    古人用具断代距今4000年

    因为发现石器时,这时期的整个文化层基本上已经被施工破坏了,工作人员只能从地表表面寻找蛛丝马迹,幸好大家还找到了更多的石器和当时陶器的残片,大约有40余件。在考古人员临时借住的一间民房内,记者见到了这些远古的物件。

    “这个是石钺,这个是石锛,这个是石杵,这些都是当时的陶器残片。”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朱土生指着数十件堆放在地面上的“宝贝”,将一些石器的名称一一告诉记者,其余还有石簇、石棰等。他说,由于施工的缘故,现场目前就只能找到这些器物了。“不过根据这些器物,基本也可以判定这个遗址的年代和当时的一种生活状况。”

    根据石器的器型和几片夹炭陶片,省考古所专家和朱土生基本上判定,这次发现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晚期至商早期,时间距今为4000年左右。朱土生认为,这些器物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文化内涵深厚,有着典型的良渚文化印记,对研究龙游姑蔑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龙游下库村茶叶山背新发现的石器

 

    龙游人养猪超过4000年

    在龙游境内,衢江南岸的支流如罗家溪、社阳港、灵山江等流域的龙游东部地区都是先秦时期龙游先民活动的中心区域。此次新发现的这个遗址,就位于罗家溪和社阳港之间,离衢江南岸也不远,正处于这一文化带内。根据资料得知,衢江南侧各支流的文化遗址大多集中在这些支流的下游至靠近衢江的丘陵平原相接的区域,明显形成了大抵以龙丘山为核心的龙游县东部区域和以姑蔑城为核心的灵山江至东部罗家溪流域,其次是以新安县(今常山县)城为核心的常山港、江山江汇合处至东部的乌溪江、罗樟源下游地区。

    历年来,在龙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寺底袁遗址、鸡鸣山遗址、牛形山遗址、方坦遗址等十余处,都是位于龙游东部地区,其中寺底袁遗址跟这次发现的遗址距离不远,当时还出土了穿孔石器、纺轮、石刀、夹炭黑陶片等40余件,其中一“猪头”形象的石器表明浙西先人饲养猪的历史长达4000多年。之前在龙游方坦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上采集的一块动物膑骨盖,还发现了一个深深雕刻在其上的文字图案,刀锋犀利,排列似无规律,残存4厘米见方,骨骼已石化,据此推测该古文字距今至少有七八千年了,堪称天下第一甲骨。

 

 

考古人员在现场勘察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揭秘4000年前渔猎生活

    此次发现石器的湖镇镇下库村茶叶山背,在未经施工和考古发掘前,一直以来都是附近村民种植橘树和茶叶的小山包,高出地面20余米,山包顶部比较平整,是一个台地形状。这个台地东靠社阳港、西接罗家溪,北临衢江,依山傍水,俯视着眼前的一马平川,是先民定居生活的最佳居所。

    “这处台地三面临水,不仅交通方便,同时取水也方便,很适宜先民生活。”朱土生认为,从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判断,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先民社会已经比较发达。“石钺、石锛、石簇等不仅是生产、狩猎工具还是战斗武器,石杵等谷物加工工具,都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很发达。”

    根据专家的描述,结合此前在龙游发现的同时期石器还有纺轮等,一幅4000年前的男耕女织、捕鱼狩猎的先民生活场景便展示在我们眼前:在一片高地之上,矗立着一座座茅庐,几个男子一起用石钺开垦着土地,一个男子用石锛加工一块木板,而在不远处又有几个男子用石簇制成的箭瞄准一头小鹿,坐在茅草房子前的女子们则在用纺轮纺线织布,或者用石杵捣着稻谷,几个小孩子结队抬着瓦罐里的清水,从溪边走回部落……

    链接:

    我市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遗址


    衢江区上方镇境内的葱洞、观音洞遗址就是一个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在衢州的最早例证。正是根据这一遗址的出土文物,将衢州的历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各县市区(除龙游外)的新石器遗址有柯城区石梁柘川遗址、柯城区华墅航头山遗址、衢江区大洲清水遗址、衢江区横路汪村遗址、江山王村山岩尾遗址、江山石门达坪遗址、江山长台营盘山遗址、常山辉埠大埂遗址、常山狮子口山头篷遗址、开化汶山大墩遗址、开化池淮鲤鱼山遗址、开化中村双溪口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有石矛、石斧、三孔石斧、石簇、石锛、石璧、石钺、石凿、泥质陶豆、夹砂陶釜、印纹陶罐、动物骨骼化石等。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