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收藏半夜露宿野外 兰州“彩陶痴”30年淘了200多件宝

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30多年来痴迷收藏,钱币、名酒、邮票……在他的收藏中,彩陶是他的最爱。几十年来,他花费了大半积蓄,换来200余件大大小小的陶器。据他介绍,他的彩陶藏品中,既有太平鼓的前身陶鼓,也有距今约5500年的马厂类彩陶人纹单耳壶。如今,他心里一直惦记着两件事,办一个自己的彩陶展;将自己多年来的收藏心血展出在甘肃专门的彩陶博物馆中。

家中众多彩陶堪称小博物馆

昨日,西部商报记者采访了这位“收藏大王”宋实。据宋先生介绍,他是兰州人,一直喜欢收藏,30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收藏了约200件彩陶艺术品。在宋先生的带领下,西部商报记者走进了他的彩陶藏品室,在这间房子里,挤满了大大小小的陶罐,彩陶罐大的像米缸,小的像酒杯。这些陶罐包括彩陶酒器、彩陶壶、彩陶碗、彩陶盘、彩陶鸽……据宋先生介绍:这些彩陶罐都是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古董,距今都有5000年到3000年不等的历史。

半数藏品都经过专门鉴定

“收藏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收藏的过程中,我把好的留下来,将一般的彩陶藏品出手,经过大浪淘沙般的积淀,目前手里的都算得上是精品。”据宋先生介绍,他收藏中约有一半都专门进行过鉴定并且有鉴定书,其他的收藏品都是经过众多彩陶行家检验过的。

宋先生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了几件特别的彩陶。太平鼓的前身陶鼓,这件高约30厘米的陶器很像缩微版的太平鼓,两头大中间细,在鼓的一面有专门用来穿带子的环,在两边的边缘,全部有突起的头。宋先生介绍,两边蒙上动物的皮,凸起的地方就是用来固定的。另一件乐器陶铃,是一个类似于圆球状的陶器,一头是长长的手柄,上面有环形的黑色花纹,陶器底色为褐红色,摇动陶器,里面会发出沉闷的响声。在众多藏品中,他收藏的最有价值的要数距今约5500年的马厂类彩陶人纹单耳壶。

为收藏半夜露宿野外

“为了收集这些彩陶,还真花了不少心血,吃了很多苦。”据宋实讲述,1997的一天晚上9点左右,为了一件彩陶,他深夜驱车赶往红古区去收购,可是到地方后,却发现那是一件赝品,他只得败兴而归。可是在回家的路上车又坏了,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他只得在路上等了一夜。直到天亮后,他才找了一家农机修理店,勉强修好车后回到了家中。

希望藏品进入博物馆

“我收藏的彩陶,它们最终的归宿是历史博物馆,它们属于全人类。我就想把自己的心血,可以放在甘肃专门的彩陶博物馆里展出。”目前,他将准备一个小型个人彩陶展,让喜欢彩陶的人可以近距离观赏,同时希望在即将建成的彩陶博物馆里,为民间收藏家开辟一处展示的区域用来展示。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