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照搬小说 文言作文红 现代人语文水平如何?

    最近,两件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却出现了“交集”——先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文言台词备受争议;紧接着又传出消息,江苏一名用古文完成高考作文的考生,不仅获得了高分,而且在成绩发榜的第二天就被某高校录取。

    台词岂能照搬小说

    “小说《红楼梦》原著中的人物对话本来就是北方官话与南方吴方言的掺杂,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大差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冉冉说,导演如此“忠于原著”,普通观众要能完全听懂的确会有一些问题。有观众举例,王夫人在与袭人谈论管教宝玉时说:“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如果把原著中的语句照搬到电视剧里,现代人能受得了吗?而且,剧中涉及女性角色的台词,字幕中也一律遵循原著,用“他”来指代,这也与现代人的语文习惯差异太大,效果适得其反。

    文言作文大多走红

    有意思的是,就在坊间对新版红剧一片唱衰时,今年江苏一篇文言高考作文却被阅卷老师和社会广为褒奖,有高校闻悉后当即拍板预招这名考生入学,甚至连北京大学也因动作迟缓一步而遗憾不已。早在2001年,也是江苏的一名考生因满分文言作文《赤兔之死》而被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破格录取,这也是近十年来的首篇高考文言作文。受其影响,以后几乎每年的高考总会冒出几篇文言作文,而且大多受到追捧。对此,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学生如果用文言文写作,阅卷教师是没理由否定的,当然前提是文言的用词用句要合乎规范。

    语文水平如何衡量

    据悉,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初中《国文》,第一册便有《刘姥姥》的课文,这也是语文教材中首次出现《红楼梦》。如今的全国版高中语文教材选自《红楼梦》的有《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和《香菱学诗》等篇目。此外,节选自《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的课文也分别散见于各地的中学教材。黄玉峰说,中小学生如果能加强文言学习,白话水平也自然能提高,而且,文言之精练、典雅,也是中华语言之瑰宝。

    而在王冉冉看来,应该把文言文理解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不应将其作为衡量现代人语文水平的工具。将古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的目的是普及古典名著,听都听不懂又谈何普及?这与是否具有古文功底没有必然联系。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