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五一广场地铁工地发现近万枚东汉简牍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政有限责任公司12项目部在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进行地下管道改造施工时,于地表下6米处发现一口埋藏有近万枚简牍的汉代古井。经长沙市文物管理所及芙蓉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实地勘查,确认该古井为东汉前期官方简牍档案埋藏地。
 
    为南方东汉简牍数量之最
 
    “吐”出简牍的古井位于长沙市五一大道与走马楼巷交界处东南角,距地层表面6米。由于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地下管道改造施工正贯通于古井底部,古井横截面暴露部分为1.4米,井底以上暴露部分为0.4米,井底距管道底部0.8米。目前,管道内暴露部分已发现简牍近万枚。
 
    长沙市文物管理所专家称:“我们连夜清理,发现这批文物有竹简,也有木牍,简牍所载纪年文字为‘永元十四年’、‘永元十五年’等,由此确认该批简牍为东汉和帝时期(公元88年――公元105年)长沙地方政府的官方档案文书,而古井为东汉前期官方简牍档案埋藏地。”
 
    长沙市文物管理所专家表示,该批简牍的发现是继长沙走马楼吴简之后出土历史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填补了湖南地区东汉前期简牍发现的空白,也是我国南方地区出土东汉简牍数量最多的一次。出土简牍保存的历史信息丰富,对研究东汉时期长沙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文物部门将抢救性保护
 
    14年前轰动一时的走马楼吴简出土地,位于五一广场走马楼西侧的平和堂大厦,距此次发现简牍地点不足30米,而且二者同出于古井,它们之间是否有关联?专家称,此前走马楼发现的是三国时期的吴简,此次发现的是东汉简牍,这是两个不同年代的文书档案。不过,将简牍藏于古井,或许是简牍最好的保护方式。
 
    为做好这批汉代简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已协调相关单位落实了保护措施:一是停止了该地段的地下施工,明确了专人守护,落实了保护责任;二是在管道出口处竖立了警示牌,设立了警戒标志;三是对古井暴露部分简牍实施了现场遮盖保湿处理,对施工造成的散落简牍进行了提取保护。
 
    同时,长沙市文物行政部门正在向湖南省文物局及国家文物局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并组织相关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发掘方案,拟对古井及埋藏简牍进行抢救性发掘。具体发掘工作的实施,市文物部门正在积极与建设单位进行衔接。
 
    工程建设待发掘清理后恢复
 
    地铁2号线“五一广场站”的工地发掘出了简牍的消息受到高度关注。记者日前从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五一广场站”施工范围内涉及到此次考古发掘的区域已经局部停工,文物部门预计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发掘和清理,待文物部门提取文物和收集考古资料后,再恢复施工。
 
    “五一广场站”位于五一大道与黄兴中路交叉口立交桥下,为地下三层结构,长约190米,标准段宽约24.1米,基坑深约24米。此次发现简牍的区域位于车站主体的建设范围以外,待现场的考古资料移除后,车站的施工将按计划进行。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