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抄袭风盛行 官司接连不断刘向东状告高名潞抄袭 该案将于6日开庭审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认为知名艺术策展人高名潞提出的“意派”理论抄袭了自己的作品,在华侨大学任教的刘向东一纸诉状将哈佛大学博士、美国比兹堡大学教授、四川美院特聘美术学系主任高名潞和出版社告上了法庭。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记者1日获悉,该案将于本月6日开庭审理。


  刘称,2007年底至今,高名潞在《意派论》、《意派——世纪思维》等书及其它系列文章和谈话中涉嫌抄袭刘向东写于1986年的《纽式艺术》、写于1999年的《纽式》及写于2007年8月的《象象主义宣言》三篇文章。


  记者随即联系了刘向东的代理律师孙海潮。孙律师表示,目前本案证据比较充分,高名潞的抄袭行为对刘向东构成了侵权,两家相关出版社也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同时律师透露,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于本周一(6月28日)就此案开预备庭,召集双方到庭进行庭前证据交换和谈话,被告方之一高名潞曾表示要反诉刘向东诬告,但这一请求随即被法院驳回。


  刘向东介绍说,自己与高名潞本是莫逆之交,两人因“1989现代艺术大展”结缘,经常进行学术交流与切磋。2007年7月,刘向东无意中将自己“象象主义艺术”的构思透露给高名潞,后又因举办个展把相关资料交给高,没想到会被抄袭。


  刘向东说,“ 早从1980年前我就开始酝酿、积累“象象主义艺术”这个概念,由此写出了《纽式艺术》、《纽式》、《象象主义宣言》等多篇文章”。2008年前后,高名潞提出了“意派”理论,并根据这个思想不断发表文章,举办相关项目、活动。刘经过反复对比后指出,高关于“意派”方面的论述,明显抄自“象象主义艺术”,是在自己“象象主义艺术”和“纽式”理论基础上的发挥和评论。因此,高名潞所谓的“意派论”完全可以理解为自己的“象象主义艺术论”。


  刘向东认为,正是剽窃了自己的“象象主义艺术论”,高名潞才提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意派论”。于是他将高名潞及曾经出版过高名潞“意派论”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一起告上法庭,要求讨回公道。


       相关链接:


  书法界怎么了?


  范迪安:“涉嫌剽窃”案法院正审理


  关于黄以明状告本人“剽窃”其文章一事的声明


  范迪安:我从未写过这篇文章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