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评审专家组对海宁市进行评估考查

  日前,由浙江省文物局吴志强副局长带队的省历史文化名城评审专家组一行8人,对海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进行评估考查。专家组成员由省建设厅、省文物局及有关专家组成。

  省专家组实地走访了南关厢、干河街、横头街三个历史街区,对街区的保护现状及规划进行深入了解,专家们对海宁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维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朱海英副市长就海宁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

  海宁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乡贤文化、浓郁的“潮乡水城”特色,地上、地下文物较为丰富,目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文物点185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个;古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完整,拥有南关厢、干河街——仓基河、横头街等诸多历史街区,街区内历史建筑较为集中;曾是沪杭之间的经济枢纽,一度被冠以“小上海”的雅号,且历代文人辈出,享有“文化之邦”的美誉。

  为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海宁市于2008年启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关于海宁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两年以来,围绕“潮乡水城”及其历史上作为经济枢纽的特点,确定以市区硖石为主、镇(街道)为辅的格局,大力加强对现有历史街区、文保单位、文物点的保护,深入挖掘文物遗存的历史文化内涵,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工作。

  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后表示:海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备申报条件;保护措施切实有效,各项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基本符合名城保护要求。接下来,要进一步做好传统格局完整保留与历史文化传承工作,着手准备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把“潮乡水城”的传统风貌永留钱塘江畔。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也为海宁今后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浙江省海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朱苏钢)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