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石:近千万也敢出手 30亿游资:缅甸炒玉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玉石毛料。(资料图片) 新华社发


  不知是因股市不景气,还是因楼市受调控,今年以来,各路游资甚为活跃,炒风犀利。最近,这股炒风又吹出了国门,盯上了缅甸的玉石。


  在佛山南海,与玉打了30多年交道的广东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长梁晃林,近日一见到记者就慨叹,现在的玉石市场“虚火”虚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年从年头到年中,原石玉价已大涨三成多;以往上千万元的原石玉已经是天价了,现在上亿元的原石玉也如春笋般地冒出头来。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福建翡翠商人说,今年以来,挺进缅甸爆炒翡翠原石的中国游资起码有30亿元。


  竞拍 动辄拿下亿元原石


  做玉器生意20多年的南海商人郭先生,刚从缅甸当地政府举办的玉石原料拍卖会上回来。他说,这个拍卖会他每年必去,但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像今年这样热闹的场面,原计划5000人参加,结果来了8000多人。


  郭先生说,参与拍卖会者九成是华人,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有一半是生面孔。郭先生说,这些首次入市者出手豪爽,有的人根本不看玉质,他看见一位来自福建的客商,一下子就要了一块价值1000多万元的原玉石头。


  像那位福建商人一样转战玉石市场的豪客,今年猛增。平洲珠宝玉器协会的兰秘书告诉记者,今年1~5月,该协会新增会员达2600多人,比去年全年入会者还多了100多人;其中福建商人最多,达830多人,揭阳商人500多人。


  郭先生说:“拍卖会上,一块几千万元的毛料,我们出价时要犹豫很久,而那些游资二话不说就买了。以往上千万元的原石已经是天价了,只有‘超级大户’才敢问津,现在动辄上亿元的原石,那些游资眼都不眨就要了。”


  赌石 近千万元也敢出手


  在缅甸的玉石原料拍卖会上,每年都有“赌石”,就是完全不解开就拍卖的石头。南海商人郭先生说,由于风险大,以前的“赌石”竞拍纯属搞气氛,很多行家只是看看而已,并不参与,所以这种赌石生意只占毛料交易量的1%,但是今年的“赌石”竞拍却异常活跃,占了交易量的5%左右。


  郭先生说,在今年的“赌石”竞拍中,七成人是生面孔,他们出手很阔绰,胆子也很大,几百万元甚至近千万元的石头都敢赌:“这在以前肯定要被老行尊骂死。”


  “不过这些游资确实厉害,不仅财大气粗,技术力量也很雄厚,他们为了减少风险,高价聘请了很多有经验的买手,以前看一块石头只有一个买手,现在有两三个帮眼,而且还有精算师在旁作参谋。”郭先生说。


  玉价 最近几年涨得疯狂


  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长梁晃林说,游资盯上原玉石,与股市不景气、楼市受调控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与玉石资源急剧下降有关。缅甸被称为“翡翠之国”,但是近年来该国的上等原材料开采也已近枯竭。


  上等玉石资源短缺,导致上等玉石市场价格迅速攀升。随着游资大举杀进原石市场,玉石成品价格更是呈几何级数递增。从2003年起,翡翠价格开始上扬,2006年翡翠价格突然大涨,高档翡翠增值100%以上,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出的一件翡翠品价值300万元,2004年已达3300万元。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