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南迁线路 拟申报国家重点文物

故宫博物院如今有千万件文物,其中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只有百万件。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和没有经历过的文物,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完全有可能,等我们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可以组织这些文物(曾经南迁的故宫文物),重新走一下它们当年南迁之路。
——李文儒
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决定“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6月15日,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率队的两岸故宫博物院“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团,来到了当年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落脚点乐山、峨眉山。
6月17日午后,满头银发、说着一口浓浓山西口音的普通话的李文儒先生,在乐山大佛前方不远的一处雅室里,接受了记者专访。
谈南迁
要加强对文物南迁路遗迹、遗址的保护。我们将争取将故宫文物南迁路线,申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迁文物更有历史内涵
记者:为什么要举办此次“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
李文儒: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紫禁城肇建590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为此,两岸故宫博物院决定合作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
既然是纪念建院85周年,就需要对院史做一个回顾。而院史中很精彩的、不能忘记的一段,就是抗战期间百万故宫文物大南迁。怎么来回顾这段历史呢?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这个想法提出来以后,得到了台北“故宫”的热烈响应和热情参与,最后决定举办“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这也算是两岸故宫博物院,共同开启了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的序幕。
记者: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有什么收获呢?
李文儒:半个月考察下来,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史料,其中有许多分量很重,填补了某些方面的空白。回去以后,我们会搞一个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这些新发现的史料也会充实到展览中去。我们还会搞一个故宫文物南迁史料的汇编。
故宫博物院如今有千万件文物,其中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只有百万件。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和没有经历过的文物,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经历过南迁的文物,它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比如说,一件文物曾在抗战期间经历过上万公里的转移跋涉,那这件文物就比没有经历过的更有内涵。
据悉,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将在北京神武门城楼展厅举办“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这次考察中获得的新史料将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南迁线路亟待保护
记者:在这次考察中,是否有感到遗憾的地方?
李文儒:肯定有,沿途的许多遗迹都荒废了。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对文物南迁路遗址、遗迹的保护。我们也和沿途各地政府、文物部门达成了共识,要更加重视这段历史,把现有的遗址建设好、保护好。
一方面,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这段历史和史料的搜寻、整理、研究、发掘。另一方面,加强对文物南迁路遗迹、遗址的有效保护。回去以后,我们将创造一些条件,争取将故宫文物南迁路线,申报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样的话,就用一种保护方式将其固定下来了。如果成功,这也将成为我们此行最主要的成果。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让曾经南迁的文物,回到当年存放的地方进行展览?
李文儒:完全有可能,等我们条件成熟的时候,也可以组织这些文物,重新走一下它们当年南迁之路。南迁途中,故宫文物曾在上海、南京、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展出。这就说明,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博物院还没有忘记它文化传播的使命。这是博物院最核心的价值。
谈安保
但对故宫来说,依然是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时刻把安保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们继承文物南迁精神的一个方面。
时刻把安保放在第一位
记者:5月19日,法国巴黎价值5亿欧元的名画被盗,再次为博物馆的安保敲响了警钟。北京故宫博物院能否做到万无一失呢?
李文儒:至少到目前,我们做到了万无一失,应该说这与文物南迁有很大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种炮火连天、狂轰滥炸的状态下,能够做到上百万件文物、行程上万公里、时长10几年的转移,而且居然没有造成损失,这本身就是个奇迹。那个时候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现在在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下,难道还做不到吗?
去年,我们参观的人数达到了1170万人次,最多的一天达到14.8万人次,这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最终确保了观众的安全、文物的安全。在安保方面,我们现在是越来越有把握了。
虽然这样,但对故宫来说,依然是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时刻把安保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们继承文物南迁精神的一个方面。
谈产业
星巴克咖啡不是我们赶出去的,故宫拉面30元一碗不算贵。这些都是商业上的一些小插曲,我们从来不把这些当回事,也没有必要向外界过多解释。
星巴克不是我们赶出去的
记者:故宫在产业方面,有两件事情还引起过争议,星巴克咖啡撤离故宫和故宫拉面卖到30元一碗。
李文儒:星巴克不是我们赶出去的。是因为它那个标志太大了,而我们的房间空间比较小,我们让他们改小一点,他们说这是统一的标志,不好改小。后来没有办法,结果他们就走了。他们走了,故宫里面有咖啡卖。有人要喝咖啡,我们就要满足公众的需求,何况我们每年还有两三百万外国游客。这只是商业合作上一个小插曲,不是中华民族排斥外来文化的事例。
30元一碗的面条,其实也不算贵。如果只是一根白面条,那30元一碗确实贵了,但里面还有好多东西呢,加上在那种用餐环境下。后来有很多人都说,这碗面条吃得值啊,不吃面条看看这个房子也值。清一色的明代建筑,在那种时间和空间里面,30元吃一碗面条,哪里算贵啊?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就只有一根面条,所以才引起了一些争议。
实际上这些都是商业上的一些小插曲,我们从来不把这些当回事,我们也没有必要向外界过多解释。
谈文化
西方18世纪、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一幅作品,能够卖到上亿美元和欧元,中华民族几百年、上千年历史的艺术品就不能卖到4个亿?我觉得这个价格还不高嘛。我觉得这样的拍卖是个好事情,能够起到积极的社会效果。
《砥柱铭》拍出高价是好事
记者:6月初,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大字行楷书《砥柱铭》以3.9亿元落槌,加上佣金4.368亿元成交,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史新纪录。很快就有声音传出,这是腾飞的翅膀还是疯狂的前奏?
李文儒:这两种声音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总的趋向上,我个人还是抱乐观的态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就是如何看待历史、如何判定和认识历史的价值。虽然价值不一定是价格,但二者毫无疑问联系在一起。它卖4万元和4个亿,在公众心目中的价值,显然是不一样的。卖4个亿,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就出来了,至少表现出了一种尊重、敬重,甚至是一种敬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