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鹤》的真伪辨析 题款每每贴边贴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鹤赝品

在国内拍场不时看到依照大师真迹克隆之伪作,《鹤》正是属于这类的一张假画。

赝品《鹤》款书“焕章宗兄惠存,壬午春悲鸿”。查“壬午”为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正是徐悲鸿大师个人画风已然成熟,创作精力旺盛之年。但如此拙劣的伪作与悲鸿大师真迹可谓南辕北辙。

其实,悲鸿大师的真迹《病鹤诗意图》并不是画于1942年,而是画于1932年,真迹上纪年明明白白写得是“壬甲”,造假者私自篡改了一字变成了“壬午”,竟一下子往后推了10年。

真迹尺幅(82×48cm),上款为“玉岑先生方家雅教”,可知是悲鸿大师画给谢玉岑的。谢觐虞(1899-1935),字玉岑,江苏常州人,民国时著名书画家,然英年早逝。徐悲鸿与谢玉岑时有书画往来,在1935年谢玉岑去世后,徐悲鸿曾作挽诗“玉岑稚柳难兄弟,书画一门未易才。最是伤心回不寿,大郎竟玉折兰摧”。诗中“回不寿”,典出孔子弟子颜回,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真迹《病鹤诗意图》右上角有一段题画:“包世臣为翟秀才传载秀才病鹤诗有‘穷愁但有骨,江海岂无情’,可谓高唱。壬甲岁莫悲鸿写。玉岑先生方家雅教。”从题画中可知,当时谢玉岑已经患病,悲鸿大师是借画“喻人”,来赞扬谢玉岑先生的风骨之高。真迹《病鹤诗意图》用墨浓淡分明,设色高雅有致,线条苍劲有力,造型准确严谨;反观伪作《鹤》,用墨无法,设色黯淡,线条软弱,造型不准,与大师真迹相比天壤之别。

悲鸿大师作画题款有一规律——每每贴边贴角,看来造假者对此并没有研究,而是将款书题在了画上方的中间处。此外,真迹款书遒劲有力,行书间杂隶书笔意;而伪作书法绵软无力,毫无骨力可言,一看便知是赝品。

在真迹面前,一切伪作都将原形毕露,马脚现身。所以多熟悉了解大师的真迹,对克隆伪作的鉴别是非常有益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病鹤诗意图真迹
责任编辑:ji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