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0处抗战遗址全国率先挂牌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6月3日上午,重庆市首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渝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诚公馆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部长翁杰明、市台办主任王泰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艾扬、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文物局)副局长程武彦等领导出席了挂牌仪式。这标志着重庆全面启动抗战遗址保护工作以来,曾经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有望重现往日的风采。从现在开始,这些基地将成为今后渝台间开展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抗战八年,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不但留下众多抗战历史遗迹,而且留下了十分丰富和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藏品。大后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很多地区难以企及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创造重庆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内涵。
 
  近年来,重庆市高度重视抗战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一方面加强抗战遗址的立法保护,并将其纳入重庆城乡总体规划。在《重庆城乡总体规划》和《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明确了对抗战遗址保护的内容和相关要求。
 
  目前,重庆市现存抗战遗址395处,首批选出桂园、特园、宋庆龄旧居、陈诚公馆等10处历史价值较高,且保存较好,具有典型意义的抗战遗址获得挂牌。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据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部长翁杰明介绍,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发生重大积极变化,渝台两地在经贸、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今后,这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将开展“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两岸经贸招商、两岸旅游和民间交流、青少年联谊”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升两地合作交流的水平。 
 
  翁杰明认为,首批挂牌的10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唯有陈诚公馆是由政府和民营企业全程设计、修复、维护和后期运营的。 陈诚公馆是陈诚曾经办公、接待外宾的场所,许多影响近代历史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以及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陈诚公馆三楼一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建筑技术价值和景观艺术价值;经历过当时事件的建筑物既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也是展示中华民族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平台,更是联系海峡两岸同根同脉同记忆的重要纽带。  
 
  通过从重庆395处抗战遗址中首选的10处,作为重庆首批十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挂牌单位,成批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在全国尚属首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台办和市台联将与有关部门和各相关区县,认真做好其余385处抗战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有步骤地推进抗战遗址的修复,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切实让“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两岸交流中一张拿得出、叫得响的名片,真正为把重庆打造成台商在大陆投资第三集聚区,为强力助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重庆市文物局 颜 毅)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