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乡秀洲:让农民成为画界明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秀洲农民画吸引中外观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赤脚走在田埂上 吕亚萍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爹我娘 陈泉泓作


  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行政中心展厅里,构成该区油车港镇杨溪村普通农妇费新宝家史的60幅农民画,让记者眼前一亮。令人吃惊的是,这一系列组画正是年过花甲的费新宝本人所作。她花了两年时间,真实地描绘了她家80年的历史。


  秀洲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张志根告诉记者:“秀洲区文化馆此前已为费新宝举办过‘画说家史——费新宝个人画展’,还将展览搬上了‘嘉兴在线’网络平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这让记者很感慨,一个不识字的农妇能举办个人画展,也许只有在高度重视基层农民画作者队伍建设的秀洲区才能成为现实。


  记者漫步在水乡古城嘉兴的秀洲区,只见自然风景优美,古迹众多。秀洲农民画便是在这江南传统民间艺术土壤里成长起来的。据介绍,自1983年以来,100多位没有绘画基础的当地绘画爱好者在该区文化馆的组织辅导下,汲取秀洲的剪纸、刺绣、灶画、蓝印花布等民族民间艺术营养,将饱含水乡泥土清新感觉的江南农村现代生活气息融入绘画中,创作出了一幅幅色彩明快、造型夸张、构图饱满、极富水乡风俗情趣的绘画作品。从此,秀洲农民画自成一体,势不可挡。


  农民画作为秀洲的一个文化标识已走过了28年光辉历程。28年来,秀洲农民画已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1988年嘉兴市秀洲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0年文化部将“农民画艺术中心”命名为“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2008年文化部命名秀洲区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此外,该区连续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2010年,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获得第十五届群星奖项目活动类奖项。这一系列荣誉,是秀洲画乡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奋斗与创造的结果。


  6月6日,第四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将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开幕。


  不遗余力挖掘文化内涵


  提起中国农民画,最有名的是陕西户县,其次是上海金山。前者盛名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画乡之一;后者崛起于上世纪70年代,整体创作水平很高。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文化艺术得以复苏,嘉兴秀洲农民画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趁势发力。1983年10月,中国美术馆举办首届中国农民画画展。秀洲区的9名农村青年美术爱好者用稚拙的线条描绘烂熟于心的生活场景,捧回了1个全国一等奖和2个全省一等奖。于是,秀洲农民画的“艺术爆发力”被引燃,全区迅速掀起了一场以农民画为重点的农村群众美术创作活动。随后,秀洲农民画在全国画乡中占据了重要一席,并逐渐享誉海内外。


  2008年,秀洲农民画依据其艺术素养及渊源,成功申报为嘉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秀洲区又一个非遗重点项目。随后,他们在全区8所中小学建立了秀洲农民画非遗教学基地,数个学校设有秀洲农民画校本课程,开发了一系列教材,全区儿童画教学得以进一步深化。随着秀洲农民画的普及及影响力扩大,引起了更多的人关心秀洲农民画。


  2009年,《世界遗产》杂志社社长、总编赵学勇考察秀洲农民画,被秀洲农民画的魅力与风采吸引,在2010年第1期(总第10期)《世界遗产》作了专题报道《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介绍了秀洲农民画的历史渊源、民俗特色以及《乡情》、《又是好年成》、《艳阳村》等代表作,让世界知道了秀洲和秀洲农民画,也让人们从非遗角度来审视秀洲农民画。


´,´

  踏踏实实夯实群众基础


  秀洲农民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在8年前,该区教文体局就下发了《关于创建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和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的实施意见》。3年后,该区已创建农民画创作基地6个,创建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26个,建立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成了画乡队伍建设的一个基础和前提。从2005年起开展年度“十佳”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评比活动,2007年评选出建设中学等10家“十佳”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有效地推动画乡文化建设。近年来,该区先后出版了《田野儿童画册》、《洛东儿童画册》、《水乡童谣——嘉兴秀洲儿童画选集》、《特色之花——洛东儿童画的理论与实践》、《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百首农民画作品集》等,可谓硕果累累。


  同时,该区增加了对基地的投入。各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注重硬件投入,创建了良好的基地设施,如画室、展览室。目前全区有农民画创作者骨干120多名,分布在全区各镇、街道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约1800多名。


  据悉,秀洲区每年坚持举办2至3期全区性的培训班,由文化馆辅导干部分干包片。去年,文化馆又挖掘出油车港镇合心村一批奶奶辈农民画作者。尽管她们是没学历的普通农民,但她们对绘画很感兴趣。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她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身边的所见所闻、新农村建设、城乡变迁等画进作品,效果不错。


  去年,秀洲区首次为缪惠新、张金泉、陈卫东、钱胜荣的个人画室举行揭牌仪式。这4人是多年的老作者,作品有影响力。政府扶持个人画室的举措助推了农民画发展。目前,缪惠新、张金泉画室充分发挥了画室的辐射作用,不仅常有考察团、旅游团前来参观考察,同时面向当地中小学开放,使更多的学生进一步接触农民画,喜欢农民画。


  秀洲区推进画乡基层队伍建设,使农民画作者层出不穷,并带动了其他群文队伍的发展,如秀洲农民摄影队、农民舞龙队等。目前全区115个行政村有各式文体队伍180余支,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积极拓展文化产业发展


  走过了28年的秀洲农民画品牌打造早已成功,但迈开产业发展的步子却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产业创意及商业价值正在不断地被挖掘出来。


  一、积极参与各种旅游产品交易会。秀洲农民画已连续4年参加义乌文博会。 二、2000年开始在“嘉兴秀洲文化旅游网”上宣传农民画。2001年和2009年秀洲农民画均被嘉兴市旅游局评为市级优秀旅游产品。


  三、开设淘宝网店,建立展示室。在区文化馆的指导下,秀洲农民画在淘宝网上开设了网店,将多年来的农民画作品、相关衍生产品搬上淘宝吸引了众多网友前来咨询购买,在国内外的普及度也逐年提高。同时区文化馆开设了“农民画展示室”,多渠道展示销售农民画及衍生产品。


  四、多方开发农民画衍生产品。秀洲农民画以其质朴的画法、多彩饱满的构图吸引眼球。创新多种载体,开发衍生产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截至目前,秀洲农民画已在帽子、鞋子、雨伞、被子、杯子、丝巾、蚕匾、折扇等生活用品上绘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11月,在嘉兴市优秀旅游商品评选活动中,参加评选展示的秀洲农民画、农民画丝巾、农民画帽子和农民画手绘鞋组成的“四件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市民追捧的“新星”,被评为“最佳创意奖”。


´,´

  五、牵手央企,取得突破。去年,中国美协牵线中信国安集团公司购买收藏530幅秀洲农民画。该区复制了530幅农民画作品,于当年底举行了隆重的交接仪式。2010年4月,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又挑选80幅代表作在北京中信国安第一城举办“赤脚走在田埂上”——秀洲农民画作品展。


  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在秀洲农民画铸造品牌的28年间,“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积极构建农民画的对外交流平台,一直是全区画乡建设的重点。 该区农民画陈列馆至今已接待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宾客4.2万人次。油车港镇农民画家缪惠新的个人画室建成至今,已接待许多名人名家,其个人在美国、法国等地举办10次个人画展。秀洲农民画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3个国家举办展览,有近3000多幅作品在海外展出。特别是2004年至2005的“中法文化年”中,秀洲农民画两次参加展览。在中法建交40周年之际,秀洲农民画受法国华人进出口商会的邀请,参加“中法文化年”巴黎春节大游行。2006年,在英国伦敦,“寻梦浙江——中国浙江古镇风情摄影图片展、浙江秀洲农民画展”又向英国民众鲜活地展示了秀洲农民笔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乡村风光,秀洲农民画激起了英国人民对于中国江南水乡的向往。2008年10月,秀洲洛东儿童画又赴日本大阪展出,广受欢迎。


  2009年9月,秀洲农民画赴德国举办展览,受到德国民众的热烈追捧,有23幅作品在展览开幕当天即被预定,甚至有很多参观者急切地通过工作人员想和作者取得联系。这次展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