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周双林(右)专程赶来与中美专家共同探讨“修骏”中的技术问题。王保国/摄
北京时间5月25日,中美专家们对“昭陵二骏”中“拳毛騧”右侧中部的缺失部分实施补全,补全工作进展顺利。央视昨日也报道了西安专家在美修复昭陵二骏的消息,引发众多费城华人华侨的关注。而北大文保教授周双林博士昨日还赶赴现场力挺修复工作,同时还带来了他对“修骏”的建议。
央视报道“修骏”引发华人关注
北京时间5月25日清晨6点半,是美国费城时间的傍晚6点半,中央电视台播出《朝闻天下》节目,原本就是这里华人、华侨了解国内新闻动态的一个窗口。当天央视播出的《朝闻天下》节目中,从三个方面报道了“昭陵二骏”的修复情况,在当地引起广泛关注。央视的报道分别是:中美专家携手修复“昭陵二骏”;中美专家修复文物催生良性合作;追寻天各一方的“昭陵六骏”。节目播出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内,记者就收到了十多封当地华人、华侨、留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有的还打来电话,表达关注之情。
有位在美读博士的留学生在给记者的邮件中这样说:西安是举世闻名的文物富地,文物修复专家的水平与见识肯定要高于其他地方,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赴美“修马”,不仅催生了中美专家修复文物的良性合作,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示范意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陕西省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在全球文保领域刮起了一股西安文物保护志愿者赴海外修复中国文物的旋风。
甚至有华侨建议:西安的文物修复可以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产业来开发,可以向全球输送各类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因为西安具有齐备的各类文物保护人才。
北大教授现场提宝贵建议
正在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作访问学者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授周双林博士很惦记“二骏”修复的进展情况,美国当地时间24日上午,他专程从华盛顿来到费城宾大博物馆的“二骏”修复现场,与宾大博物馆首席文物保护专家琳·格兰特女士、西安修复专家组组长杨文宗一道,就“修骏”事宜进行磋商。
周双林对双方的修复方案完全赞同,但在一些工作环节和材料的使用上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对补全作支撑体的材料,他建议可选择强度更高的材料,以避免发生受压变形。美方专家非常重视周双林博士的意见,特别是关于美学修复的一些建议,尤为让美方专家称道。
修复工作在如期按计划进行
当天中美专家们对“拳毛騧”右侧中部的缺失部分实施补全,修复工作进展顺利,随后还将进行表面美学处理。据西安修复组组长杨文宗介绍:修复工作在如期按计划进行,前些天修补的多处裂隙,也在开始进行表面修整及调整着色处理。他对自己同事的工作非常满意,对美方专家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尤为推崇。
陕西省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赴美工作的王友群,是这次修复“二骏”的领队,这些天,他成了美国媒体和国内媒体竞相“追逐”的重点,美国的一些华人社团的关注与邀请,以及电话、信件,让王友群应接不暇。连本报派往一线的记者,也成了各媒体追踪的对象,纷纷向记者索要稿件和照片,由此也可见此次“修骏”活动的确是广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