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人皮唐卡”现江城 “博物馆”为艺术交流搭桥
在湖北汉口沿江大道与卢沟桥路交会口的怡景花园小区一层,有一扇并不起眼的木门。如果不推开它,根本不知道这扇用来自非洲的鸡翅木制成、厚12厘米、重达1.2吨的木门背后,是一个小“博物馆”。“博物馆”有两层,面积达700平方米,主人是手持南非护照、生于湖北襄阳的陈达冰,馆内展示着他从各地收藏的200多件艺术品。
走进陈达冰的私人“博物馆”,仿佛逛了一次小型艺术品“世博会”。里面的展品五花八门,唐卡、水彩、油画、版画、炭笔和蜡笔素描、国画、雕塑……这些出自中国、澳大利亚、法国、格鲁吉亚、印尼、毛里求斯、泰国、南非、英国和美国艺术家之手的艺术品集结在一起,令本不算狭小的空间看上去显得有些局促。
47岁的陈达冰在国外生活了23年,玩收藏有近20年。他先后做过贸易、房地产、基金,如今还是湖北钻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陈达冰收藏的艺术品大多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购买,少部分来自朋友赠送。
罕见“人皮唐卡”现江城
陈达冰介绍,所有展品中,两张人皮唐卡是最重量级的。
人皮唐卡是在人生前画到皮肤上去的,其中一幅是一位七八十岁的高僧圆寂后揭下来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多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堪称藏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画法为白描及工笔重彩。西藏在解放前,有在人皮上绘制唐卡的习俗,人皮唐卡现十分少见。
除人皮唐卡外,馆内还展有银、铜材质的浮雕唐卡,布质的清代唐卡,共有20多幅。
´,´
“博物馆”为艺术交流搭桥
陈达冰很小就喜欢艺术,在襄阳老家时,他曾帮即将出嫁的女孩画过袜底,还喜欢画各种姿态的鸟,甚至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真正爱上收藏,则是被朋友赠送的一件艺术品所感染。
说起建馆初衷,曾在武汉上学的陈达冰说源于一个梦想——1989年,他在汉口的江边闲逛时,就想有一天能在武汉的繁华地段办一个自己的“博物馆”。如今的“博物馆”曾是怡景花园售楼部,从设计到装修完成,花了3年时间。
陈达冰表示,他想把这个馆长期经营下去,为湖北艺术家搭建一个对外交流的平台。目前,“博物馆”对艺术院校师生、艺术界人士、收藏家等免费开放,将来会扩展到全体市民。除展示自己的收藏品外,陈达冰还打算在馆内举办一些互动活动,下一步他将把重点放在水彩画上,会邀请湖北顶级水彩画家办个人艺术成长展。
本报讯(记者杨文平实习生陈旭)昨日参观陈达冰私人“博物馆”时,武汉博物馆馆长刘庆平和武汉美术馆执行馆长樊枫均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兴办民间博物馆,投入公益文化事业,将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
刘庆平介绍,目前,我市像陈达冰这样兴办的民间博物馆已有10多家,展品及规模整体水平不错。他表示,企业家以公益的形式反哺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值得褒奖。刘庆平说,公益文化事业,原来大都是靠政府投入,近年来,国家开始鼓励企业、个人兴办各种门类、题材的博物馆,激起了民间开办博物馆的热情。
“希望这样的场馆在武汉越来越多。”樊枫认为,私立美术馆的兴起不但不会冲击国立美术馆,反而可以相互促进提高,办出各自特色,推动武汉文化事业向前发展。他说,我国的审美教育荒废了很多年,各种文化的展示也缺乏场所,如果有更多的个人美术馆、社区美术馆、企业美术馆的加入,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休闲场所,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