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行情悄然升温

拍场-拉斐尔 缪斯的头像素描-Raphael
拍场-米开郎基罗--基督复活6475_Lot-30-(1)
素描属于西方绘画艺术的范畴,也是西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我国一批赴欧美、日本等地学习西方素描的代表人物如李叔同、徐悲鸿、刘海粟、关良等人回国后,将西方的素描介绍到了中国,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型展览引人关注素描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开幕式于2009年12月28日下午3点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素描大展,共展出中央美术学院不同历史时期素描作品1400余幅,其中不乏我们熟悉的王式廓的巨幅素描《血衣》,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素描手稿、靳之林的《南泥湾》素描稿等,更有大量艺术家素描手稿原作是首次与观众见面。这样的一个素描大展被定位为大型研究展,浓缩了中央美院60年素描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是对其素描学科一次重要的学术梳理和历史性总结,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教授总策划,共分为“基础素描教学”、“素描与创作思维”和“艺术家个案研究”横向展开的三个部分,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素描专题展。
在当下,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如此大型学术展览也是为了探讨在现今国际艺术格局中,素描的境遇何如的问题。鉴于素描已被广泛的认可为独立的美术作品,它的学术意义、审美功能、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藏家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技法之一,素描市场也随着油画雕塑市场的高涨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近几年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油画行情大幅攀升,拉动了国内名家的素描价格总体水平。纵览国际,从上世纪80年代始,大师素描作品便有着相当可观的市场行情,近几年更是随着整个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升势头而水涨船高。由于目前市场上著名艺术家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的价格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价位,收藏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素描市场,因其相比较而言,价格整体上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并且近年来公私收藏也都开始投向素描这个领域,这样就导致了近年来市场上的“古典大师素描”、“印象派画家的速写”、“当代画家素描”的行情上涨明显。虽然有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艺术市场增长速度减缓并出现了下调,但2009年秋拍的热烈表现已透露出艺术品市场复苏的种种迹象。
大师素描频创天价
在相对成熟的欧美艺术市场,素描作品已经成为收藏门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专收素描的私人收藏家大量涌现,公共博物馆也非常注意对素描作品的收集。拍卖场上素描作品也是一路高价迭出,早在2001年苏富比就曾以84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素描《哀悼的女人》(The Mourning Woman),这个价格已与当时古典大师油画的成交价相差无几。同年的7月佳士得伦敦拍卖行的一幅出自文艺复兴时期另一艺术巨匠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之手的素描《马与骑士》(Horse and Rider)卖出了创当时世界素描拍卖纪录的810万英镑(折合1140万美元)的价格。这张不过一张明信片大小尺寸的素描作品却创下如此高价,归根于它是当时拍卖场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达芬奇画作。而佳士得更声称,这是单幅画作截至当时为止卖出的最高价格。当然这样高价的创出也与作品的稀缺度有很大的关系。就当人们还在回味达•芬奇这幅素描作品创出的世界素描拍卖最高纪录时,同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盛期的画家安德里亚•德尔•卡尔托(Andrea del Sarto)的素描《圣约瑟夫头像》(Head of Saint Joseph looking down)在2005年7月的伦敦佳士得“古代大师与19世纪艺术”专场中拍卖出天价——6,504,000英镑(折合11,395,008美元),这是该艺术家的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并在当时成为拍卖第三昂贵的早期绘画大师的素描作品。同年6月法国巴黎的一场拍卖会上毕加索晚年的一位情人热纳维耶芙•拉波特把毕加索为她画的18幅素描以154万欧元(折合188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以47.3万欧元的价格购藏了其中一幅名为《宫廷妃嫔》的裸体素描。不仅如此,2006年纽约苏富比的古典大师素描专场拍卖成交价总额也达到了483.5万美元这样不错的水平。然而,相较以往素描拍卖的成绩而言,2009年的素描作品拍卖创出的高价已然足够让以往的成就黯然失色。12月在伦敦佳士得“古代大师和19世纪艺术”的夜场拍卖中,文艺复兴时期另一位艺术大师拉斐尔的素描《缪斯的头像》(此前估价为1200万至1600万英镑)以2920万英镑(折合4794.1万美元)的成交价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创出有史以来拍卖场上成交价最高的纸上绘画作品。拉斐尔素描《缪斯的头像》以292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一跃成为迄今为止最昂贵的素描,堪称名副其实的天价作品!而此幅作品150多年来从未公开拍卖过,过去50年中也仅公开展出过一次,在拍卖前就被认为要创下新的天价。此番刷新纪录也在情理之中。如此高价频出的素描拍卖市场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外艺术市场对素描精品,特别是大师作品的热捧程度。从艺术市场发展的角度看,素描在中国也会逐渐受到藏家和市场的关注与重视。
国内名家不甘示弱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各拍卖行频推名家素描作品,从早期油画名家如徐悲鸿、吴作人,到新中国油画家吴冠中、靳尚谊,再到中青年写实名家如陈丹青、王沂东、艾轩等,他们的素描作品时常在国内拍卖市场上露面,其油画行情的上涨也相应的拉动了素描的价格。同时也由于素描创作的特殊性,之前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保存状况不是很好,导致素描资源稀缺,特别是老一辈的油画家的作品,一般价位在20万元以上,如2009年北京保利11月秋季拍卖会上靳尚谊1967年作的《毛泽东》成交价为39.2万元;2009年在香港佳士得上拍的常玉《裸女》及《椅上裸女背影》(两幅)成交价为33.03万元;以及2009年嘉德秋拍上推出的中国早期油画画坛上的代表人物李宗津50年代素描作品《东方红》成交价高达84万元。在老辈油画家中,徐悲鸿和吴冠中表现得颇为抢眼。早在2004年北京翰海拍卖推出的徐悲鸿上世纪20年代作的《巴黎岁月(116幅选9)》以220万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了当时素描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同是北京瀚海拍卖,2009年春季拍卖会推出的徐悲鸿的《人体素描(两幅)》成交价为34.72万元,同场另两幅《石膏头像》和《拉弓男人》成交价为29.12万元。另外,吴冠中素描作品也有不俗表现,如2009年北京荣宝第66期艺术品拍卖会推出的吴冠中1990年作的《人体素描》成交价为30.24万元;北京诚轩5月春季拍卖会推出的吴冠中的《冬天的树》成交价为45.92万元。与这些老一辈油画家的素描作品逐年呈平稳上升的趋势相比,2009年是祖国60周年大庆,受其影响,红色经典题材的作品行情普涨,这其中素描拍卖最为抢眼的即为2009年11月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新中国美术”专场推出的王式廓的《血衣》系列手稿 (六十五幅选十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最终以1120万元的高价成交,是迄今为止国内拍卖价格最高的素描作品。
当代画家各领风骚
除了老一辈油画家素描作品在市场上的抢眼表现外,当代油画名家的素描也频频亮相拍场,如陈逸飞、陈丹青、艾轩、王沂东、何多苓等作品都受到市场的极力追捧,他们的素描作品不仅进入拍卖市场数量较多,而且价格攀升也较快。如岳敏君的《头像》在2009年12月浙商拍卖上成交价为14.56万元;2009年北京华辰11月秋季拍卖王沂东的素描作品《美丽乡村——吉日》成交价为48.16万元;同是王沂东的素描作品《思》在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拍得23.75万港币(折合20.92万元);而同场拍卖素描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要属曾梵志1998年作的素描《面具系列》,尺寸不大,却拍出了170万港币(折合149.77万元)的高价,创下了09年度国内素描拍卖的第二高价,同时也创下了艺术家纸本作品全球最高拍卖纪录。由此可见,当代画家的素描作品在艺术市场中的强劲实力。
从以上国内外素描作品的高价拍卖纪录来看,素描作品开始日渐受到市场、藏家的关注及进一步的认同,特别是素描拍卖市场其中这几个重磅炸弹的投下,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素描收藏的热情,使得这个新兴投资点又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从这些天价成交纪录来看,作品的“稀缺性”造成的价格杠杆效应非常明显,像之前提到的拉斐尔的素描《缪斯的头像》、米开朗基罗的素描《哀悼的女人》,这些精品都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重新面向世人,对外公开露面,这是引发藏家关注的重要原因。而且,拍卖公司目前征集这种珍品、精品的机会已越来越困难,精明的藏家更不会放过这样难逢的好机会,下手果断坚决,使得素描作品的价格一涨再涨。由稀缺性造成的高价效应在中国同样表现得较为突出,像王式廓《血衣》的手稿,这样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品拍出高价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整体经济坏境不景气,但是老辈艺术家的素描作品较之以往也在稳健的小幅抬升;又如像曾梵志这样已被市场认可的当代艺术家,其在油画市场上的坚挺表现也势必带动其素描作品的价格增长。
素描艺术性被认可,潜力无限
目前,相较于国外,素描在中国艺术市场处于起步摸索的状态,从过去几年的市场发展状况观之,从未来的发展趋势而言,素描必将成为收藏投资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在逐步确定了素描作品独立的艺术价值之前,它一直被视为国、油、版、雕等艺术门类的附属品而存在,是艺术家正式创作前的习作或研究草图而不为人所重视。到了近代,人们的观念才逐步改变,逐渐认识到纸质绘画同样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和完整的艺术价值,其审美功能逐渐被人们发现并认可。素描就其艺术性而言,当然可作为与油画同样的单独艺术品,其中也赋予了艺术家同等的智慧和才情,当市场中大多数人普遍对此有所认同的时候,必将会带动其市场价值的升温。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素描是艺术家草创初期智慧的结晶,当种种原因其相应的油画、版画或雕塑作品被毁时,素描此时可作为艺术家珍贵的手稿被收藏,填补了艺术史及收藏的空白。从更为学术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素描、速写还是草图都生动地反映了艺术家是如何从量变到质变,从启蒙到成形、成熟的过程,素描为一个成熟艺术家漫长的艺术人生路打下根基,成就了大师们的艺术品位,是判断艺术家艺术水准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如米开朗基罗精准扎实的线条、拉斐尔柔和婉约的笔触;徐悲鸿的洒脱,王式廓的真挚,吴冠中的细腻,王沂东的朴实,艾轩的抒情等,使其描述的对象所具有的深刻和隐密的品质展现无遗,成交价格也十分可观。因此,无论国内外,兼具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素描作品不难拍出高价,这些其自身的特质对素描市场价格的增长和提高起着相当大的主导作用。
结合当下各种迹象表明,想要收藏投资正确,无论是在整体经济情况良好的态势下还是在金融危机的笼罩中,不仅是在油画、雕塑等这些较为成熟的艺术品市场,素描市场中的流动资金也会趋于向那些获得市场认同、艺术价值明确、资源稀缺的精品倾斜。但这并不是就说一定非要购买大师精品不可,避开市场上的热点进行素描的投资和收藏也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就目前而言,素描价位较之油画等艺术品相对低很多,素描作品有效资源的稀缺,也势必成为后期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制约,价格在现有基础上仍会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因此,持续关注素描市场,关键时刻出手收藏,也势必会获得不小的收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