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艺术研究所:抢救英雄史诗《玛纳斯》关注艺术研究院所建设之一
编者按:近年来,艺术科研院所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其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形势。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介绍新疆、福建、河南、上海等地艺术科研院所的建设情况,以期给文化界同行带来一些启示。
九旬老人成唯一传唱者
传唱了千年的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是我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在我国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尽管2006年《玛纳斯》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玛纳斯》的传承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受柯尔克孜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的《玛纳斯》演唱大师艾合买提·玛木特居素甫老人已经去世。现已过九旬高龄的居素甫·玛玛依老人,成为当今世界唯一可以完整演唱玛纳斯及其后世八代传奇史诗的民间艺人。
被誉为“当代荷马”的著名“玛纳斯其”(专门演唱《玛纳斯》的歌手)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史诗《玛纳斯》,共有8部23.6万余行。她是玛纳斯及其后世共8代英雄的谱系式传奇叙事,反映了对本民族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并对柯尔克孜人的传统信仰、伦理、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各部都以该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包括《玛纳斯》、《赛麦台依》、《赛依台克》、《凯乃木》、《赛依特》、《阿色勒巴恰与别克巴恰》、《索木碧莱克》、《奇格泰》。每一部都独立成章,叙述一代英雄的传奇故事;各部又互相衔接,使全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由于柯尔克孜人没有文字记载的信史,史诗《马纳斯》就是柯尔克孜族的传说史,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哲学、宗教、部族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同时,《玛纳斯》也是跨国界分布的英雄史诗。除在我国新疆地区之外,地处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有柯尔克孜族居住的地方也有流传。这都显示了《玛纳斯》的独特价值。
不平凡的申遗路
此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和民间艺人强烈表达了要把《玛纳斯》申报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心愿。鉴于《玛纳斯》巨大的文化价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成立了由文化厅领导和文化部专家、文化厅、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新疆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及柯尔克孜自治州政府有关专家和人员组成的《玛纳斯》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分为两部分:撰写申报表和拍摄申报片。其中,申报片摄制及辅助资料组由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负责。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成立于2005年12月8日,与新疆艺术研究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编制部门专门为新疆艺术研究所新增了7名编制,使科研所的总编制数达到了39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成立以来,投入巨大精力,抓好抢救性保护;加大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目录项目保护的投入力度;开展学院教育,培养非遗研究人才,为新疆艺术研究所发挥学术研究的优势,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事实上,我国对《玛纳斯》有计划的收集、记录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柯尔克孜语方言调查,记录了史诗的某些片断;1960年,中央民族学院实习组在帕米尔高原记录了史诗第二部,并与新疆文联的工作人员合作译成汉文、维吾尔文发表。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新疆负责的《玛纳斯》工作组,对史诗进行了全面调查,初步查清了新疆境内的《玛纳斯》流布区域和玛纳斯其的分布情况;1978年以后,在北京和新疆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史诗八部的记录、整理工作全部完成。这些措施,为《玛纳斯》的保护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疆文联下属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玛纳斯》的研究和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集聚有《玛纳斯》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
以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为基础,新疆艺术研究所团结疆内外《玛纳斯》研究方面的专家,组成申报工作的专家团队,包括克州方面的专家朱玛克·卡得尔、伊布拉音·托尔干阿里和自治区文联民协《玛纳斯》研究室主任依斯哈别克等同志,此外,整合了此前有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身优势,投入到《玛纳斯》的抢救性保护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中。
2008年8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正式启动了《玛纳斯》申遗工作。8月20日,新疆艺术研究所所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莲带着申报片摄制组奔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开展《玛纳斯》演唱和相关活动的拍摄。
《玛纳斯》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在阿合奇县,《玛纳斯》申报组采集、摄录了“当代荷马”居素甫·玛玛依以及其他“玛纳斯其”的演唱资料,掌握了《玛纳斯》的流传和传承情况。此外,还记录了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柯尔克孜族的人生礼仪、民风民俗等资料,以全面立体地反映《玛纳斯》在柯尔克孜族中的深刻影响和存在状况。
听说摄制组来到阿合奇,草原上的人们轰动了。91岁高龄的居素甫·玛玛依不顾天气的炎热,在家人的搀扶下,参加了长达一天的活动。从白发苍苍的老“玛纳斯其”到已届中年的“玛纳斯其”,再到只有四五岁的习唱孩童,都强烈要求演唱《玛纳斯》,以至于申报工作组从清晨开始录制一直到黄昏、夜晚,光线不好,同志们就搭起闪光灯。群山无声,草原屏气,天籁之声,传递在帕米尔的高原上空。在乌恰县,“大玛纳斯其”莫合买提·玛木特居素甫已经去世,但他已经63岁的女儿闻讯而来,深情地演唱了《玛纳斯》第一部和第二部,共1.6万行。
工作团队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摄制组人机连轴转,昼夜加班,加快申报片的制作。在文化厅《玛纳斯》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新疆艺术研究所、新疆非遗保护研究中心召开多次会议,邀请主要传承地、自治区和全国研究《玛纳斯》的专家学者参与申报表、申报片的论证工作。
最终,申报表十二易其稿胜利完成。申报片解说词最终也九易其稿获得通过。2008年9月25日,申报材料如期上报文化部,经评审后上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非遗只是保护的开始
2009年的秋天,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终于成功。《玛纳斯》成为新疆艺术研究所具体承担申报工作的又一项世界非遗项目。
在非遗保护研究上,新疆艺术研究所有自身的独特优势,研究所一直高度重视田野调查工作,将数十年的艺术科研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融入到非遗保护、研究和传承工作之中。比如,在木卡姆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就可以借鉴用于《玛纳斯》。李季莲表示:“申报非遗,只是保护工作的新开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