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名贤书法作品首次亮相



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炎黄艺术馆主办,北京邦文当代艺术公司协办的“嘉和居长物”近代名贤书法展日前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首次推出。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近代文人学者的书法作品二百余件,它们均来自嘉和居,为嘉和居主人倾十数年精力收藏的精品,其中以民国时期的书法作品为主,将辛亥革命前后期政治界和学术界、艺术界较为活跃和名声卓著的政客、学者、书画家的作品汇聚一堂,仿佛重现了民国时期那段异彩纷呈的岁月,为当代人了解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风貌提供了丰富的物证。
据嘉和居方面负责人介绍,就创作时间的先后而言,民国的书法家群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代:第一代书法家多出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这些人受到系统的封建文化教育,博通经史,碑学、帖学功力深厚,许多人还负有功名,又受到西学之影响,他们的学术思想已较前辈开明。进入民国之后,正值创作高峰期,其中以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康有为等为代表。第二代书法家则大多出生于清光绪年问,他们的艺术活动和成就是在民国时期,这些书法家既受到严格的国学教育,又大量吸收西方文化营养,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都更具有民国特征。这辈书法家中,则以于右任、郑孝胥、叶恭绰、萧蜕、商衍鎏、罗振玉、丁佛言、李叔同、余绍宋、沈尹默等最为突出。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原因,民国时期的书法特征还有很强的社会阶层特征,如孙中山、黄兴、孔祥熙、蒋介石、阎锡山等等,皆是民国时期政要,他们的书法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作为学术界的翘楚,章士钊、蔡元培、章太炎、马叙伦等人,均在书法上有很深厚的造诣;而另一个特殊的阶层,则是民国时期的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一直为画名所掩,这些人的书法值得人们重新审视。
本次展览所汇集的近现代从政界到学界共近二百位文人学者的书法作品二百余件,政界之中孙中山、黄兴、蒋介石、汪精卫、阎锡山等人的书作,为平日所少见,而近代学术界、书画界名家诸如弘一法师、齐白石、张大千、溥儒、黄宾虹、吴昌硕等大家作品亦是不胜枚举,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容庚、邓尔雅、童大年等人书法精品之作也都汇列其中。
孙中山书《陶陶亭》,陶陶亭,创始於1919年日本东京,当时注册资金十万日元,是日本开办的第一家中餐料理店,孙文亲笔为之题写店名。“陶陶”取自取《诗经》“君子陶陶”之意。此作见证了当时中日之间的交谊。
汪兆铭《行书七言律诗》此幅作品是汪精卫于1942年写给当时日本外务大臣松冈之作。1939年4月25日,汪精卫从越南海防港启程,登上一艘法国小货轮驶往上海。因海上风急浪高,几天后不得不转上他本不想乘坐,且认为“有失体统”的日本舰艇北光丸号。于是百感交集,因而作了这首《舟夜》。诗句反映他当时处身历史关头的心情。
马叙伦早年书唐人诗册页,此本册页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国学大家在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章士钊楷书诗札手卷,为其早年所书,书法以魏碑为主,兼以唐楷字势,是现今难得一见的章氏书法精品。
张大千写赠民国四公子之一袁克文上的隶书四言联,兼以金农和郑谷口笔意写就,金冬心和郑谷口两家都是清时以擅碑版文字著称于世的书法大家,而张大千于隶书中掺入二家笔法,自是为了求得淹留迟涩之势,这与他之前潇洒流落,争折纵横的行草书书风形成鲜明的反差,也可看出他在艺事中的探索与创新。
此外,康有为的数幅行书作品、弘一的楷书册页及条幅对联等,也都系统地体现出这些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大家在书法方面的卓越成就。
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