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双年展的中国元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艾略特


  第17届悉尼双年展近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揭幕。本届展会的主题是——“距离之美:岌岌可危时代的生存之歌”。


  这届双年展共邀请了数十个国家的近170位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九位华人艺术家,他们是蔡国强、沈少民、曹斐、刘建华、孙原与彭禹、王庆松、杨福东和徐世琪。


  “距离之美”


  来自英国的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艾略特在悉尼接受专访时说,这是一个诗一般的主题,距离确实产生美,但现在人们比以前更多地旅行,更多地交流,这种距离感已经减少。


  艾略特认为,对他来说,他更看重的是艺术的境况,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空间感,他们所赋予作品的人生体验,以及他们最终所呈现给观众的作品。这种距离感会有不同的质感,而这点很重要。


  他说,这次有九位华人艺术家参展,悉尼双年展的中国元素非常重要,其中有些艺术家曾与他长期合作过,包括著名艺术家蔡国强,以及孙原和彭禹组合。


  在谈到中国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时,艾略特表示,过去五年,中国艺术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产生了巨大反响,但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说仅是一种“泡沫”现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悉尼街头到处挂着双年展的条幅旗


  中国元素


  他认为,不少中国艺术家在不同领域以不同艺术媒介,创作了很多高质量的、有意思的作品。


  他们试图以传统的中国元素、中国历史为基础,结合当代全球的社会现实,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正是这种本土与全球元素之间的碰撞产生了众多高质量的中国艺术作品。


  艾略特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就站在中国艺术家孙原和彭禹组合的作品前。


  题名为“香港攻略”的这组摄影作品在制做时,邀请了一百名在香港工作的菲律宾家庭女佣拍下她们在香港雇主的家,并同时拍下自己背对镜头的照片。


  作品展现了海外女佣与香港雇主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试图探讨女佣远离故土融入香港家庭的现象。


  本届双年展除了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外,还在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皇家植物园、鹦鹉岛、艺术空间等七个场地设立展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MCA为主展场之一


´,´

  艺术创作与反思


  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烟火创意的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给悉尼双年展览带去了令观众感到震撼的作品《不合时宜:舞台一》。这件“不合时宜”的作品模仿一辆爆炸的汽车在空中翻腾的过程,以突破时空限制的手法阐述了现实与梦幻、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和困惑。


  中国艺术家沈少民在悉尼双年展上展出了两件“批判性”作品。在悉尼当代艺术馆,他的永未完成的《盆景》系列新作,不仅揭示了盆景的制作过程,而且浓缩了人类控制自然的近乎虐待的做法。


  在鹦鹉岛上,沈少民为悉尼双年展特别创作的“G5峰会(2010)”复制了几具水晶棺,包括胡志明等几位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的遗体躺在水晶馆内。


  沈少民说,《峰会》作品是对全球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失败的回应。他同时想提出一个问题,即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已走到尽头人类是否应当反思,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更适合人们生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艺术家刘建华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艺术家杨福东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文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沈少明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草间弥生作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蔡国强作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