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家彼得?普莱庚斯:“改造历史”大展很难懂雅昌艺术网专访第二届“中际论坛”特邀学者
美国艺术家、艺评家彼得•普莱庚斯
现年70岁的美国艺术家、艺评家彼得•普莱庚斯(Peter Plagens),作为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的特邀学者,他是此次大会唯一一位兼具艺术家身份和艺评家身份的美国学者。在大会讨论期间他严肃认真,一次次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反问,但幽默风趣的举例又让有些单调的大会多了一份快意的色彩。在紧张的会议日程中彼得•普莱庚斯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了雅昌艺术网专访。
雅昌艺术网:这是您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是4年前去上海,这一次到北京,对上海、北京的印象是怎样的?
彼得:我是洛杉矶人,生活在纽约,北京对我来说真是个很大的城市。他的开阔像洛杉矶一样,比我想象的要开放发达。上海看起来更大,浦东区和拉斯维加斯城相像。在那我遇到的人,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当代居民都很友好、乐于助人。
雅昌艺术网:为什么大会选邀请您,您对于这次大会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彼得:James Elkins,是美国的组织者,邀请我。我们是朋友,通过艺术批评实践我们相识。我想他邀请我的原因是希望在参会演讲的清单中出现一位非学院的艺评人(我的读者都是一些非学院研究的普通读者)。
雅昌艺术网:你认为这次论坛的意义?
彼得:会议的主题是中西艺术批评中的理论与问题,实际上这个主题是很宽泛的,我喜欢更明确具体的主题,但是这样宽泛的主题可能更适合这样一个会议,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谈论各自的观点。
雅昌艺术网:从此次论坛您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彼得:我学到了很多,例如当代中国水墨画,中国的1949-1978年之间的社会主义艺术,还有直接对西方艺术批评直接引用的危险,还有很多,至于启示得等到我完成这次会议静下心来安静的思考这些天发生的一切才能谈。
´,´
雅昌艺术网: 浏览了您的个人网站,展示的是一些代表性的抽象绘画,请谈谈您的绘画创作?
彼得:我是一位新抽象传统的抽象艺术家(这样的说法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艺术批评家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
首先,我的作品绘画的是我自己的模式,这些对很多人来说看起来笨拙和丑陋的画面对我来说是十分美妙的。
这些图景是表达我对一个个体存在于宇宙中的处境的描绘。这种图景可以被描述成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法国哲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存在主义思想。我的绘画背后不存在刻意的理论,我只是简单的无意识的一幅接一幅的画,我的习惯是每次都使用相同尺寸的画布进行创作。
雅昌艺术网:作为一位艺术家您从1974年开始做展览到现在开始已经有很多年的艺术实践经历,而作为一位作家您已经出版了很多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这两种身份和经历是如何互相支持的?
彼得:我的艺术生涯有45年(今年70岁)之久,我从1965年开始写艺术批评。理论上绘画与艺术批评确实是相互支撑的两个系统。但是实际上对我来说,在美国兼做批评家和艺术家是存在利益冲突的,我就曾因为要画画拒绝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但是我的评论不尖刻,我自由的选择喜欢做的事情。
雅昌艺术网:你怎样看待中国当代艺术?
彼得:我在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纽约的画廊、还有北京798艺术区里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还有最近的展览“改造历史”,对我来说这些艺术都是巨大的、喧闹的。当然也是难懂的,大部分的作品是被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一般来说,我的审美倾向于其他的艺术形式,但是中国也有许多异常优秀的艺术家。
雅昌艺术网:谈谈您常合作的画廊,以及目前西方的艺术市场的状况?
彼得:从1974年开始我在南希·霍夫曼画廊(Nancy Hoffman Gallery)办展览,这里的展览都极具水准,而且有很多年的历史。在这个画廊我的画不是卖的最好的。至于西方的艺术市场,从我熟悉的纽约市场来看,从2007-2008年的危机之后目前正在很缓慢的复苏,当然仍然是低迷的状态,而且倒闭的画廊比新开的画廊要多的多。
雅昌艺术网:最近有没有新的展览和新书,或者其他艺术项目?
彼得:正在写一本关于布鲁斯·诺曼的书,草稿我已经完成了。2011年我即将在南希·霍夫曼画廊做最新画展。还有我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列入一个在美国博物馆举办的主题为“边缘“的展览艺术家名单,这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因为在这样一个装置和数码艺术当道的时代,没想到还有人能想到我这样一位处在“边缘”的抽象画家,还有我每月都为美国的一本叫做《视平线》(Eye Level)的艺术杂志写专刊。
雅昌艺术网:非常感谢,祝您中国之行愉快。
彼得•普莱庚斯的作品从1974年起在纽约南希•霍夫曼画廊展出;他自1989年到2003年间担任《新闻周刊》的艺评家,现在则是《新闻周刊》的撰稿编辑。他获得过的奖金与资助包括,古根海姆基金会绘画类奖金,美国国家艺术基金绘画与艺术批评资助,以及美国国家艺术新闻项目资助。他的绘画作品回顾展首先在南加州大学展出,并在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俄亥俄州扬斯顿市巴特雷美术馆等地巡展。普莱庚斯是两本艺术批评和一本小说的作者,《阳光的缪斯:艺术与西海岸,1945-1970》和《月光布鲁斯:一位艺术家的艺术批评》,小说《机器人时间》。他的网上小说,《艺术批评》在ArtNet.com连载。他同时与艺术家布鲁斯•诺曼合作一本书,将在2011年秋天有Phaidon出版社出版。目前他与妻子劳丽•芬德里奇一起生活在纽约,她也是一名画家。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