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围绕谷文达和基弗个案展开讨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现场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在京开幕 [视频]


  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官方网站


        5月20日,第二届“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进行到第二天,主题是围绕“中国艺术家谷文达个案”和“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个案”展开对中国和西方艺术批评体系的讨论。


  上午出席圆桌论坛的中方参会人有:朱青生、蒋奇谷、周彦、黄专、李心沫、王春辰、高宣扬等。外方参会人有:阿斯特丽德·维格、戴德里-奇迪德里希森、詹姆斯·艾金斯、保罗-格莱德斯顿、彼得•普莱庚斯、理查德•梅耶等。


  论坛首先发言的是会议外方主持詹姆斯·艾金斯(Tames Preston Elkins),并对本场讨论提出建议:强调本场讨论不是讨论两位个案艺术家,而是从对所选个案艺术家的中外相关评论文章入手,展开对中西方艺术批评差异的讨论,以此探索什么样的当代艺术批评是有益的必要的形式。随后发言的是蒋奇谷教授,他简述了搜集艺术家基弗和谷文达文献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细节。进而阐述了中西方艺术批评的差异。彼得•普莱庚斯作为一位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他的发言也从一位艺术家的角度使用幽默诙谐的引用对主持人詹姆斯·艾金斯提出了反问。


  在周彦简述了其用英文撰写的讨论有关谷文达的艺术创作的论文之后,会议讨论达到了高潮,在场各位中西方学者纷纷就谷文达的艺术创作的中西方影响展开丰富的讨论和提问。朱青生提出:面对中西方艺术批评的差异,西方批评家对中方艺术批评有怎样的反馈?周彦提出:基于中国的艺术批评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的知识体系这样一种二手资料学习的现实下,中国的批评家到西方后面对知识背景转换,再次获得自己的批评体系的过程和影响是怎样的?


  下午座谈分成A和B两组在两个会场展开讨论。A会场首先做报告陈述的是理查德•梅耶,就其本人为艺术杂志《Artforum》撰写艺术批评文章的经历谈其个人当代艺术批评角度。随后由黄专做报告陈述,黄专也从为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策展的经验谈他对当代艺术批评的认识。


  B会场首先由蒋奇谷教授做报告,报告的题目是《中国水墨的另一种当代性——论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之间的根本矛盾》。随后是邹跃进做报告陈述,报告的题目是《社会主义艺术传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转换、变异、和再现》。随后在场嘉宾和听众就报告所述相关问题展开热议。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