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风春拍6月登场 首次推出紫砂专场北京长风春拍推出静悟堂藏紫砂专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清乾隆年描金御制壶


  出版:《紫砂收藏坚定全集》


  北京长风本季春拍将推出‘静悟堂藏紫砂专场’,为广大藏家奉献60件紫砂精品。该专场汇集了各个时期的用茶茗器,尤为引人注目的则是一件曾出版于《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的封面----清乾隆描金御制壶。该壶气度高雅,气格隐见贵气。方口,三湾流、四方桥顶壶,蝉腹方体,下承四方折角包边、紫色沙泥。壶身为描金诗文山水纹饰,其诗文来自乾隆御题五言联诗《山居即景》,为典型宫廷御用之物,与北京故宫旧藏一致,有图录文献特别记录(《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P28),极具收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曼生十八式文汉君式壶


  紫砂制壶自万历朝以降,历代名家倍出,清晚期文人制壶更受青睐。嘉道时期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曼生壶即是文人茗壶中的经典之作。该专场就推出了一件清道光曼生十八式文汉君式壶,器型周正,柔中带刚,线条流畅,简洁古朴,用泥特殊周身颗粒如金砂闪,壶身刻铭:“长春森伯饼金不易丙子春月曼生作铭”,把印为“彭年”款,底钤四字阳文篆书“阿曼陀室”章款。为陈鸿寿结合书画紫砂金石创先河之风曼生十八式作品之一 。“壶依字传,字随壶贵”,该壶可谓道光时期最出色之旷世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顾景舟《云肩如意》


 出版:《紫砂风云》


  民国时期一些制壶大师将诗书画艺术融合到紫砂中来,紫砂制壶达到另外一个巅峰状态。顾景舟即时此时期最为盛名的大师,此次北京长风推出了顾景舟制云肩如意壶、杯一套,此拍品曾出版于《紫砂风云》一书。该套壶造型简练有致,以细部雕琢刻划加以变化。扁鼓身,直颈,管状流微曲,做蓄劲吞吐状,环形把,下有三只鼎状足。肩上堆塑云形图案、壶口与盖圈刻以仿古图形,盖钮成莲花微放状,起线造型隐见大师泰斗之大气雄浑,为顾老的代表作之一,现仅有一套存世,极具收藏价值。除该套紫砂壶之外,此专场还推出了另外两件顾景舟作品,顾景舟制提壁壶和仿古壶,均为顾景舟老先生难得一见的巅峰之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蒋蓉《荷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吕尧臣《听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朱可心《云龙套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汪寅仙《柿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顾景舟《提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顾景舟《仿古》


  除上述拍品外该专场还推出了朱可心、王寅春、蒋蓉、徐汉堂、汪寅仙、吕尧辰、周桂珍、何道洪、吴鸣、季益顺、陈国良、施小马、曹婉芬、吴群祥、高振宇等近现代名家制壶,相信会给紫砂藏友带来非比寻常的饕餮盛宴。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